[发明专利]飞机二力杆件外场载荷标定/强度试验便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4309.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鹏;段垚奇;王锋德;李五一;薛卫军;赵丽娜;韩小进;黄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集团北京飞行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二力杆件 外场 载荷 标定 强度 试验 便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载荷测量和强度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外场能进行飞机二力杆 件载荷标定试验、静力试验的便携式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只受两个同一轴线力作用的杆称为二力杆,飞机上很多操纵杆件均可视为二力杆,如操 纵杆,收放作动筒等。二力杆载荷标定试验一般在二力杆上粘贴应变片,然后对二力杆施加 拉压载荷,载荷要保证施加在二力杆的轴线上。若出现载荷轴线与二力杆轴线不在同一条直 线上时,就会在二力杆轴向切面上产生附加力矩,导致二力杆受载形式不符合实际,二力杆 上粘贴的应变片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二力杆的拉压应变。
以往二力杆的载荷标定/强度试验都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由于材料试验机一般比较笨 重,体积大并且价格相对昂贵,在外场二力杆的载荷标定/强度试验往往无法将材料试验机搬 到现场进行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外场直接进行飞机上二力杆件的载荷标定试验/静力试 验的便携式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飞机二力杆件外场载荷标定/强度试验便携装置,它包括:载荷加 载装置、定向轴、测试用拉压传感器、试验件底座以及支撑架;
支撑架包括:长条形的支撑件以及安装在支撑件表面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中心设有 沿轴向的定位键;
载荷加载装置安装于工作平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耳接头C的试验件底座安装在工作 平台的另一端;载荷加载装置与定向轴连接;定向轴的另一端连接带有双耳接头B的测试用 拉压传感器;定向轴通过底部带有凹槽的定向轴座安装于工作平台;
试验时,将二力杆件连接在双耳接头B与双耳接头C之间,且载荷加载装置所施加的力、 定向轴与二力杆件处于同一轴线。
有益效果:1、本发明能够对试验载荷实现精确控制,保证二力杆件的标定载荷或强度试 验载荷正确、精度高,满足要求;
2、本发明可以保证施加的拉、压载荷轴线与二力杆试验件的轴线重合;
3、对于大载荷试验情况,本发明液压加载形式可实现二力杆试验的逐级自动加载;
4、对于试验载荷较小的情况,本发明手动加载形式也可以实现对二力杆件的逐级加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液压缸底座、2-液压缸、5-反馈拉压传感器、6-双耳接头A、7-定向轴、8-定 向轴座、9-测试用拉压传感器、10-双耳接头B、11-工作平台、13-双耳接头C、14-试验件底 座、15-支撑件、16-加固钢板、18-反馈线位移传感器、19-拉压装置底座、20-单耳接头、21- 定向钢管、22-固定接头、23-销键、25-加载手柄、26-矩形螺纹丝杆、27-圆形螺母、28-轴 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飞机二力杆件外场载荷标定/强度试验便携装置,它包括:载荷加载装置、定向轴7、测 试用拉压传感器9、试验件底座14以及支撑架;
支撑架包括:长条形的支撑件15以及安装在支撑件15表面的工作平台11;工作平台11 的中心设有沿轴向的定位键;
载荷加载装置安装于工作平台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耳接头C13的试验件底座14安 装在工作平台11的另一端;载荷加载装置与定向轴7连接;定向轴7的另一端连接带有双耳 接头B10的测试用拉压传感器9;定向轴7通过底部带有凹槽的定向轴座8安装于工作平台 11;
试验时,将二力杆件连接在双耳接头B10与双耳接头C13之间,且载荷加载装置、定向 轴7与二力杆件处于同一轴线。
参见附图1,载荷加载装置可以为安装有反馈线位移传感器18的液压缸2;液压缸2通 过液压缸底座1安装于工作平台11,液压缸底座1的底面加工有与工作平台11上定位键相 配合的凹槽;液压缸2的活塞杆连反馈拉压传感器5,反馈拉压传感器5通过双耳接头A6与 定向轴7连接;试验时,液压缸2的活塞杆、定向轴7与二力杆件处于同一轴线。
其中,反馈拉压传感器5的用途为:将液压缸2输出载荷反馈到外围的控制系统,与控 制系统的输出命令对比,以控制输出载荷在允许的误差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集团北京飞行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集团北京飞行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