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4130.5 | 申请日: | 2016-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明华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1/00;C22B15/00;C22B13/00;C22B30/06;C01B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泥 分离 回收 金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阳极泥是在铜电解精炼过程中产出的一种副产品。它是由铜阳极泥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不溶于电解液的各种物质所组成,其成分主要取决于铜阳极泥的成分,铸造质量和电解的技术条件。它通常含有Au、Ag、Cu、Pb、Se、Te、As、Sb、Bi、Ni、Fe、S、Sn、SiO2、Al2O3以及铂族金属等。含金银的阳极泥颜色呈灰黑色,粒度通常为0.074-0.147mm(100目-200目)。
铜阳极泥的物料组成比较复杂,各种金属存在的形态多种多样,铜阳极泥金属铜以Cu2S、Cu2Se、Cu2Te形成存在;银主要以Ag、Ag2Se、Ag2Te及AgCl、AgO等形式存在;金一般以游离态存在,也有与碲结合的。目前有关铜阳极泥中金属回收的方法研究很多,但多存在成本高、回收金属单一、综合回收效果差,、回收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流程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综合回收率高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阳极泥进行氧化焙烧,得到初级烟尘和焙烧产物;从所述初级烟尘中回收硒,得到次级烟尘和粗硒粉;
(2)将所述焙烧产物破碎后加入反应釜中,加酸进行酸浸,酸浸过程中不断加入氧化剂,得到酸性浸出渣和酸性浸出液,从所述酸性浸出液中回收银、铜;
(3)在所述酸性浸出渣中加入碱进行碱浸,同时加入氰化钠和矿选剂,得到碱性浸出渣和碱性浸出液,从所述碱性浸出液中回收贵金属,从所述碱性浸出渣中回收铅铋合金及重金属。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氧化焙烧温度为600℃~700℃,时间为8h~10h。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酸选自质量分数为10%~20%的硫酸;所述氧化剂选自质量分数为25%~30%的双氧水,所述焙烧产物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4,所述酸浸的温度为80℃~90℃,所述酸浸的时间为7 h~9h。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碱为片碱,碱浸pH值为9~10。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从所述初级烟尘中回收硒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初级烟尘与水接触,得到含亚硒酸的水溶液和次级烟尘,在所述含亚硒酸的水溶液加入还原剂,得到粗硒粉。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酸浸前还包括将所述次级烟尘通入该反应釜中。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从所述酸性浸出液中回收银、铜的具体过程为:在所述酸性浸出液中加入工业盐,搅拌后得到氯化银沉淀和含硫酸铜的上清液,对所述氯化银沉淀进行精炼,得到银锭;在所述含硫酸铜的上清液中加入铁粉,置换得到海绵铜。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从所述碱性浸出液中回收贵金属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碱性浸出液脱氢,加入锌粉和乙酸铅,置换得金银钯锭,熔炼所述金银钯锭;将熔炼的金银钯锭进行银电解,得到银粉再铸银锭和银阳极泥;对所述银阳极泥进行酸浸,在所得浸出液加入氯化钠,得到沉淀银和滤液;对所述滤液进行还原,得到金粉铸锭,还原后的滤液经锌粉置换后得到钯粉。
上述的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从所述碱性浸出渣中回收铅铋合金及重金属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碱性浸出渣送真空炉熔炼,分离得到铅铋合金和金银钯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明华,未经曹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