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唾液及共同基于唾液和血清中蛋白检测糖链标志物的凝集素芯片和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3938.1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钟耀刚;张甲戌;刘夏薇;张志伟;秦鑫敏;舒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唾液 共同 血清 蛋白 检测 标志 凝集素 芯片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糖链标志物的凝集素芯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唾液及共同基于唾液和血清中蛋白检测糖链标志物的凝集素芯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重型乙型肝炎是指肝细胞发生大块变性坏死,肝功能衰竭,肝脏的生物合成、转化、解毒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物累积,体内环境严重紊乱,一般发病后10日或28日内发展为肝性脑病,有明显出血现象,或继发感染,出现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所以临床上有病情重、发展快、来势凶险的特点,如未积极救治,预后极差。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宿主的免疫反应亢进及内毒素的作用有关,其发病率约占乙型肝炎的1%左右,以青年居多,劳累、酗酒、感染、营养不良、末期妊娠、病毒重叠感染等均可促使急、慢性肝炎的病情转重,重型乙型肝炎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类:慢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和急性重型乙肝。
慢性重型乙肝,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变的基础上病情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下降,出现难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复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此型病人常有低氧血症,存在通气换气障碍,近年由于治疗的加强,半数以上病人不出现肝性脑病,或仅在临终前出现,常因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严重感染而死亡,临床表现同亚急性、急性重型乙肝,病死率极高。
亚急性重型乙肝,此病在发病10天以上及8周以内,会出现极度乏力、厌油、重度腹胀、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及出现腹水。当病情不断加重时,黄疸进行性加深,慢慢的会出现肝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还会出现明显出血倾向和精神神经系统表现,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倒置,电解质紊乱,血氨升高,尿少,肝肾功能趋向衰竭,还会并发各种感染,预后甚差。部分患者经抢救可望恢复,容易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急性重型乙肝,又叫爆发性肝坏死。在发病10天内会出现烦燥、神智不清到浓度昏迷。肝脏进行性缩小,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骤降,血氨增高,转氨酶随黄疸上升反而下降,即所谓酶胆分离现象。在后期可出现腹膜炎、出血、脑水肿及脑疝。病情危急,预后甚差。
目前,原位肝移植是治疗重型肝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5年内存活率达85%左右。但由于术后可能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很多患者并没有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甚至有些患者在等待合适供体期间就已死亡。抗病毒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患者生命,即使部分患者体内乙肝病毒DNA显著降低,但其存活时间仍旧较短,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如:凝血酶原延时、高含量胆红素、血液中低白蛋白水平、血小板数过少以及肝性脑病、腹水等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由于重型肝炎的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重型肝炎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控重型肝炎的关键。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最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类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特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的过程。研究表明,70%人类蛋白包含一个或多个糖链,1%的人类基因组参与了糖链的合成和修饰。哺乳动物中蛋白质的糖基化类型可分为三种:N-糖基化、O-糖基化和 GPI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大多数糖蛋白质只含有一种糖基化类型,但是有些蛋白多肽同时连有 N-糖链、O-糖链或糖氨聚糖。
目前在糖基化研究多在其他肝病(乙肝、肝硬化、肝癌)中报道,如在乙肝病毒(HBV)感染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Gal化双天线型N-糖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同时血清中双天线型和三天线型N-糖链水平伴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另有研究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血清中平分型核心α(1,6)Fuc化双天线型N-糖链水平升高,而三天线型N-糖链降低,表明血清中特定N-糖链水平的变化可以用来监测纤维化的发展,但在重型乙型肝炎中未见报道。
凝集素由于其可特异性识别不同糖链结构并可以多价形式与糖链高亲和性结合的特性被广泛用于糖组学的研究,凝集素芯片通过固定于芯片上的凝集素探针与样品中糖蛋白糖链特异性结合,可以高通量地检测出样品中糖蛋白糖链结构和连接方式的变化,是研究糖蛋白糖链结构变化最有效的分析工具之一,其有助于发展新的诊断和监测疾病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