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3637.9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彩红;徐灵峰;徐睿杰;张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3/30;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彭玲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覆 磷酸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燃剂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锆类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不仅有离子交换功能,也有类似沸石和分子筛之类的择形吸收和催化功能,同时具备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因此,该类材料可广泛用于离子交换、吸附、催化、电化学、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磷酸锆类晶体具有多种不同外貌形状,其中α-Zr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阳离子层状无机物,具有类似天然蒙脱土的片层结构,表观呈近六边形结构;还有γ-ZrP,和立方体ZrP等一系列磷酸锆类晶体。
在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磷酸锆常作为阻燃助剂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但是,磷酸锆其表面和片层内部结构都含有大量的羟基,会在高温条件下脱水,片层结构断裂,致使其作为阻燃剂的物理阻隔作用失效,并且磷酸锆本身羟基位点为Lewis酸性位点,具有一定的固体催化效应,当高温脱去后,其活性位点也将消失,也就不能对聚合物基体的降解产物进行催化碳化,不利于其发挥阻燃的效果,因此,磷酸锆并不适合在较高加工温度的聚合物中使用,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对磷酸锆表面进行改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碳源主要是含碳链结构的物质,主要是淀粉、蔗糖、甘油、葡萄糖、聚苯乙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等一系列齐聚物或者高聚物,这些物质中均含有许多极性基团,且具备化学活性,而磷酸锆晶体表面具有大量羟基基团,因此,结合磷酸锆和碳源各自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将二者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制备成复合粉体,将有助于赋予粉体新的功能,扩大其应用领域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不仅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所述复合粉体是由磷酸锆内核和包覆所述磷酸锆内核的碳外壳组成,所述磷酸锆内核为粒径为1.5 μm以下的粉体,所述碳外壳的质量占磷酸锆质量的5%~20%。
所述复合粉体的粒径为1 μm~8 μm,当粒径小于1 μm,包覆在磷酸锆表面的碳比较少,起不到包覆的效果,导致内部磷酸锆粉末裸露;当粒径大于8 μm时,由于表面的包覆碳层过厚,导致表层吸附碳会在加工过程中脱落,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成为缺陷,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并且本身阻燃剂本身粒径过大,也会影响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上述一种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磷酸锆粉体和有机碳源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并机械搅拌,反应完全后,加入分散剂进行分散;
(2)将分散好的溶液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完之后干燥处理,并在混杂一定氧气体积分数的惰性气体中烧结,研磨粉碎,再离心处理并鼓风干燥,即得碳包覆磷酸锆复合粉体。
在上述制备过程中,磷酸锆粉体可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如回流法、氟配法、水热法三种方法制备得到,具体的制备方法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475545.3和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617886.4中的方法。
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葡萄糖、聚苯乙烯、蔗糖、聚乙烯醇缩丁醛、酚醛树脂、淀粉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磷酸锆粉体质量的5%~20%。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去离子水、氯仿、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丙酮、甲醛、甲醇、乙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明胶、六聚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OP乳化剂或全氟辛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的时间为0.5 h~1.5 h。
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 ℃~200 ℃,搅拌时间为0.5 h~3 h,搅拌速率为100 rpm~350 rpm。
步骤(2)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1 h~3 h,研磨后的粉体粒径控制在1 μm~5 μm。
步骤(2)中所述混杂一定氧气体积分数的惰性气体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为0%~20%,优选为1%~10%,且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升温速率为5~25 ℃/min,烧结温度为300 ℃~700 ℃,烧结时间为30 min~3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