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客车用电瓶固定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3164.2 | 申请日: | 2016-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项杰;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惠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客车 用电 固定 | ||
一种新能源客车用电瓶固定座,包括中间可滑动体组件、固定装置以及限位装置,所述的中间可滑动体组件是由前定位板、后定位板、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组成一个用于放置电瓶的本体内框,所述的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通过滚轮分别与左固定导轨、右固定导轨接触配合,所述的左固定导轨、右固定导轨与车身连接固定;所述的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的两端还设置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销和导向板,所述的导向销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防滑动销完成对中间可滑动体组件以及电瓶的锁定。本发明极大地方便了电瓶的正常维护和保养,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能源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新能源客车用电瓶固定座。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1912—1919)》显示,到1919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可见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研发投入持续提高。各大汽车企业中通、京华、安凯等均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客车,同时国家产业政策也鼓励新能源客车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随着新能源客车的日益发展,作为运输工具的客车日渐增多,客车电瓶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传统的客车电瓶固定装置为单一的不可移动的整体结构,取放电瓶很不合理,也给客车空间布置带来许多局限,由于电瓶一般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为满足维护、保养的需要,需要频繁取出电瓶,造成极大不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93358504U公开了一种“仓内电瓶推拉活动架”,包括设置在电瓶仓斗内用于固定电瓶的活动架,它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电瓶仓斗内的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架通过滚轮轴沿所述导轨移动,在所述活动架一端设置有限位板并通过螺栓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瓶不能移动的缺陷,但活动架通过滚轮轴移动容易脱离导轨,同时电瓶固定不牢固,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用电瓶固定座,以解决现有的客车电瓶安装操作空间小、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客车用电瓶
固定座,包括中间可滑动体组件、固定装置以及限位装置,所述的中间可滑动体组件是由前定位板、后定位板、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组成一个用于放置电瓶的本体内框,所述的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通过滚轮分别与左固定导轨、右固定导轨接触配合,所述的左固定导轨、右固定导轨与车身连接固定;所述的左滑动导轨、右滑动导轨的两端还设置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销和导向板,所述的导向销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防滑动销完成对中间可滑动体组件以及电瓶的锁定。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电瓶压紧吊架、电瓶压紧螺栓和电瓶压紧板,所述的压紧
吊架在左滑动导轨和右滑动导轨上对称设置,所述的电瓶压紧螺栓设置在电瓶压紧板的两端,所述的压紧吊架与电瓶压紧螺栓通过螺母联接紧固。
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前滚轮固定体和后滚轮固定体,所述的前滚轮固定体通
过滚轮销轴分别设置在左滑动导轨与右滑动导轨上,所述的后滚轮固定体通过滚轮销轴分别设置在左固定导轨与右固定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可滑动体组件还包括有加强隔板。
作为优化,所述的导向销头部具有斜度。
本发明在中间可滑动体组件两侧设置有左右滑动导轨,它通过滚轮相对左右固定导轨可进行移动,当向操作者身边拉动时,用于放置或更换电瓶,当远离操作者身边推进时,用于把电瓶安装到位并通过电瓶压紧板固定,插入防滑动销,极大地方便了电瓶的正常维护和保养,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瓶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惠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靖江惠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