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2959.1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白朝亮;陈亮;张伟;何强;王裕龙;张瑜;于志明;李红卫;潘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一次 除尘 水冷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焦粉冷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
背景技术
干熄焦系统中,一次除尘焦粉的温度很高,不能直接外排回收,需使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现有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器冷却装置是在一次除尘器底部设置三层筒状结构的水冷套管,其中内筒和外筒中通入循环冷却水,焦粉从内筒与中筒之间的空腔经过,焦粉移动过程中与内筒和外筒中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焦粉、回收热能的目的。但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缺陷:水冷套管中的焦粉通道发生堵塞时,由于焦粉温度很高,必须将干熄焦设备停机,待焦粉冷却后才能对水冷套管进行检修,否则检修过程中突然涌出的高温焦粉会威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停机检修周期很长,影响干熄焦系统的连续运行;内筒长期受到焦粉摩擦后容易损坏,使水冷套管出现内部泄漏,泄漏出的循环冷却水与焦粉混合后也会导致水冷套管中的焦粉通道发生堵塞,需将干熄焦设备停机并待焦粉冷却后才能更换水冷套管,同样影响干熄焦系统的连续运行,并且水冷套管内部泄漏后需对整个三层套管进行更换,维修成本较高,由于三层结构的水冷套管自身体积及重量均较大,拆卸和安装均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灰仓,灰仓底部通过至少2根内管与卸灰斗连通,内管外壁设置水套,水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出水口和进水口,各内管靠近灰仓的一端均设置上闸板阀上疏灰口,各内管靠近卸灰斗的一端设置下疏灰口。各内管靠近卸灰斗的一端还设有下闸板阀,上闸板阀与下闸板阀之间的内管两端分别设置上法兰接口和下法兰接口。所述内管的内径为100mm-200mm。灰仓底部通过3根内管与卸灰斗连通,各内管呈“品”字形排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焦粉冷却装置发生阻塞或损坏后,可在线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更换,不需干熄焦系统停机,有利于保证干熄焦系统的连续运行,检修人员不会接触高温焦粉,能够消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包括灰仓1,灰仓1底部通过至少2根内管2与卸灰斗3连通,内管2外壁设置水套6,水套6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出水口7和进水口8,各内管2靠近灰仓1的一端均设置上闸板阀4上疏灰口9,各内管2靠近卸灰斗3的一端设置下疏灰口10。干熄焦系统工作时,一次除尘器中的焦粉从灰仓1进入各内管2,各内管2内的焦粉与各内管2对应水套6中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焦粉得到冷却,冷却后的焦粉进入卸灰斗3统一外排。卸灰斗3可以设置多组,每组卸灰斗3均通过至少2根内管2与灰仓1连通。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多根内管与各自的外部水套进行换热,因此其换热效率完全可达到或超出现有三层筒状结构冷却水套的水平。当某一内管2发生阻塞时,检修人员可关闭该内管2上的上闸板阀4,将这一内管2的焦粉通道切断,而其它内管2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对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的焦粉进行冷却,不需将干熄焦系统停机;待发生阻塞的内管2内的焦粉冷却后,检修人员可打开内管2两端的上疏灰口9和下疏灰口10对该内管2内部进行疏通,由于该内管2顶端的上闸板阀4已关闭,因此疏通内管2时不会涌出高温焦粉,能够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由于内管2与焦粉长期摩擦后难免出现损坏,本发明为了单独更换内管2和水套6,可采用下述结构:各内管2靠近卸灰斗3的一端还设有下闸板阀5,上闸板阀4与下闸板阀5之间的内管2两端分别设置上法兰接口11和下法兰接口12。当某一内管2或水套6出现损坏时,可将该内管2的上闸板阀4和下闸板阀5关闭,待该内管2内的焦粉冷却后,可通过上法兰接口11和下法兰接口12将内管2和水套6拆下进行维修或更换,维修过程中不需干熄焦系统停机。
本发明所述内管2的内径优选为100mm-200mm。当内管2的直径小于100mm时,焦粉的流动受阻,内管阻塞概率会大幅上升,当内管2的直径大于200mm时,焦粉与循环冷却水的换热效率会有所降低,因此本发明所述内管2的直径在100mm-200mm范围内时焦粉的流动和换热效果最佳。
本发明所述灰仓1与卸灰斗3之间优选采用3根内管2连通,各内管呈“品”字形排布。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使各内管2排布紧凑,降低焦粉阻力,避免灰仓1内产生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