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料罐的压缩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636.2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华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53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 压缩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品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料罐的压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废品回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资源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在各种废品回收中,饮料罐占较大的比例,饮料罐为空心容器,分量轻但体积大,通常在回收过程中要进行压缩处理。
传统回收中,通常采用人工脚踩的方式对废旧饮料罐进行压缩处理,这样将显著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不易将厚度较大的饮料罐踩扁,使得脚踩后的饮料罐的体积依然较大,给回收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罐的压缩处理设备,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保证废旧饮料罐得到较好地压缩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罐的压缩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与第一转动架相连接的第一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二转动架相连接的第二动力传输部件、用于驱动第一动力传输部件工作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二动力传输部件工作的第二电机、用于对饮料罐冲击压缩工作的冲压组件、与冲压组件相连接的第三动力传输部件、安装在第一转动架上的进料斗、用于将饮料罐输送至进料斗内的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呈并排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料槽,所述第二转动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料槽,所述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在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相切位置处配合形成有用于夹紧饮料罐的夹紧部。
所述第三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三电机上的套壳、位于套壳内且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旋转套、与旋转套螺纹连接的冲击筒、安装在冲击筒上的导向销、套装在冲击筒上的固定套、插装在固定套上的导向螺栓,所述冲击筒上形成有供导向螺栓的端头部插装的第一导轨,所述套壳上形成有供导向销的端头部插装的第二导轨,所述冲击筒与冲压组件相连接。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的进料架、可转动地安装在进料架上的驱动架、固定安装在进料架上的进料箱、用于带动驱动架上下滑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进料架的两侧通过第一枢轴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驱动架的两侧通过第二枢轴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形成有供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滑动的第三导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架上部的主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架下部的从动轴、用于驱动主动轴旋转工作的第四电机,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绕有输送链,所述驱动架与输送链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部件和第二动力传输部件为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部件包括旋转轮、连接杆、变速箱、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旋转轮的侧壁和第一旋转杆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旋转杆安装在第一转动架上,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转杆相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部件的旋转轮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动力传输部件的旋转轮由第二电机驱动。
所述冲压组件包括与冲击筒相连接的推动件、用于给推动件导向的导向套、安装在推动件上的冲压杆;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动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将饮料罐推向通孔的推块。
所述推动件上还安装有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一转动架上开设有供第一插销插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转动架上开设有供第二插销插装的第二安装孔。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进料装置将待压缩回收的废旧饮料罐输送至进料斗内,接着从进料斗内输送至第一料槽内,通过第一动力传输部件驱动第一转动架的旋转,将饮料罐转动至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相切的位置处,接着通过第二动力传输部件驱动第二转动架的旋转,调整第二转动架的位置,使得饮料罐可在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的配合下被夹紧,然后通过第三动力传输部件控制冲压组件的前后移动,使得冲压组件对饮料罐进行压缩处理,本发明的整个过程都采用机械化处理,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保证废旧饮料罐得到较好地压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去除进料装置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动力传输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华,未经刘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