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576.4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孔阳;张亚东;赖茂能;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橙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司贺华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学习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 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中的场景控制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场合,对灯光、背景音乐及其它家用智 能设备根据特定需要进行的控制,从而使得用户获得较佳的效果体验。例如:早晨起床时, 希望在卧室内有铃声或者音乐的提醒,伴随着窗帘打开,已经根据需要逐渐点亮照明灯。或 者就餐时,希望在餐厅能有明亮的灯光以及促进食欲的背景音乐。或者晚上入睡前,窗帘自 动关上,照明灯逐渐熄灭,并伴随着轻音乐促进睡眠。当家里没有人时,希望能关闭全部照 明灯光和背景音乐,并启动安防子系统。
目前,带场景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采用的是通过预设置方式事先将场景中各个被 控设备最优的状态设置到场景控制开关中,但是这种场景设置,存在当用户后续希望重新 调整场景的时候必须删除原有设置并重新录入预设值的问题。由于操作复杂,且这种预录 入模式弱化了智能家居的人性化设计,无法随着外界的温度、湿度、亮度的变化进行自动调 整,使用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 统,根据时间和用户的实际操作,智能的从云端让设备进行最适合用户的响应,从而使用户 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尽量少去操作设备甚至不操作设备,而让设备根据用户的行为 习惯来自动为用户调整最适合的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智能受控设备,记录用户对于场景 模式的选择及使用频率,存储引起场景变化的事件,并将其上报给云端服务器,各智能受控 设备之间存在联动操作;云端服务器,接收智能受控设备上报的引起场景变化的事件,读取 相应的场景状态信息,并根据上报的时间,各智能受控设备之间的联动操作信息,动态计算 出智能受控设备符合当前场景的响应。
所述引起场景变化的事件,包括用户对于场景的选择操作、当前场景状态参数的 变化、多个不同时间点上状态参数的组合变化。
所述当前场景的状态参数,包括:环境状态参数、时间信息、地点信息以及智能受 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环境状态参数,包括:门锁状态、温度、湿度、人员存在、光照度。
所述时间信息,利于云端服务器按照时间和概率推测并读取出最优的场景状态信 息。
所述各智能受控设备之间的联动操作,基于无线网络或微波或蓝牙进行通信。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含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场景状态信息经过相应分析后,动态 计算出智能受控设备符合当前场景的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备上报给云端用户的日常使用智能设备的数据, 云端通过设备上报的时间和设备上报各种操作之间的联系,根据时间和用户的实际操作, 智能的从云端让设备进行最适合用户的响应,从而使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尽量 少去操作设备甚至不操作设备,而让设备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自动为用户调整最适合的 状态。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 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 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智能受控设备,记录用户对于场景模式的选择及使用频率,存储引起场景变 化的事件,并将其上报给云端服务器,各智能受控设备之间存在联动操作;
云端服务器,接收智能受控设备上报的引起场景变化的事件,读取相应的场景状态信 息,并根据上报的时间,各智能受控设备之间的联动操作信息,动态计算出智能受控设备符 合当前场景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橙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橙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