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1561.6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博;许博男;林芳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一博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转旋翼式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倾转旋翼式飞 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运用无人机进行测绘; 测绘无人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直升机;
2、多旋翼飞行器;
3、固定翼飞机。
其中,直升机涉及周期变距总成控制,机械结构上相当复杂;动 力上要求推重比大于一,航程航时上远不及固定翼飞行器;且直升机 造价普遍较高,不适用于民用推广。
对于多旋翼飞行器,其推重比要求大于一,并且受到电池容量限 制,因此航时航程上远不及固定翼飞行器。
对于固定翼飞机,属于目前使用较多的测绘无人机方案,其平飞 阶段可以靠机翼产生升力与重力平衡,因此对推重比要求大大降低, 能源消耗大大减少,从而具有航时长,航程远的特点。
固定翼飞机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在起飞降落阶段的 空速较低,且要求机翼升力较大;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弹射装置弹射 起飞与开伞降落回收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 于弹射装置沉重且不便于携带,开伞降落的方式降落区域难以控制, 且降落时对机体,机载设备冲击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以至少解决上述 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以及包括:
至少两个前旋翼,位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且沿所述飞行器 本体的中心轴线左右两两对称设置;
倾转机构,用于将所述前旋翼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且 用于受控地控制所述前旋翼在升降状态和平飞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 所述升降状态时,所述前旋翼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飞 行方向;在所述平飞状态时,所述前旋翼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飞行 器本体的飞行方向;
至少一个后旋翼,固定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尾部,且位于所 述飞行器本体的中心轴线上,所述后旋翼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飞行 器本体的飞行方向;
空速计,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飞行器本 体的飞行速度;
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用于根据所述空速计传递 的飞行速度信息控制所述倾转机构,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前旋 翼处于升降状态时控制所述后旋翼处于工作状态,以及在所述前旋翼 处于平飞状态时控制所述后旋翼处于停止状态。
优选的,每个所述前旋翼通过一个倾转机构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 体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倾转机构包括:
倾转支架;
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倾转支架的轴向中点位置处;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 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用于在所述处理装置控制下带动所述倾转支 架转动,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线作为所述倾转支架的转动轴线。
优选的,所述前旋翼包括:
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倾转支架的轴向两端;
两个第一螺旋桨,分别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一 螺旋桨的旋转轴线重合,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线垂直,另外,两 个所述第一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后旋翼包括:
固定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驱动电机;
两个第二螺旋桨,分别由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二 螺旋桨的旋转轴线重合,且两个所述第二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
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至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之间的位置 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尾部。
优选的,所述前旋翼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后旋翼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包括左右两侧的机翼,在所述机翼外段 上设置有副翼,在所述机翼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端板。
优选的,所述空速计固定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一博,未经刘一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