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音抑制装置及应用其的风扇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063.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龙;陈柏征;邱亦絜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抑制 装置 应用 风扇 模块 | ||
1.一种噪音抑制装置,适于抑制一噪音发生源所产生的噪音,该噪音抑制装置包括:
共振器,配置于该噪音发生源的一声音传导管道上,其中该共振器包括一腔体与设置于该腔体中的一隔板;
状态指示单元,用以依据该噪音发生源的运作状态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一热电元件,配置于该共振器中,其中该第一热电元件的第一端固设于该腔体的侧壁,并且该第一热电元件的第二端连接该隔板,该第一热电元件反应于该控制信号而随该噪音发生源的运作状态产生形变,用于位移该隔板而改变该共振器的一共振体积,从而使该共振器的一共振频率趋近于该噪音发生源的一噪音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共振器还包括:
颈部通道,其一端连接该腔体的开口,且其另一端连接该声音传导管道;以及
弹性件,其一端连接该腔体的底部,且其另一端连接该隔板,
其中,该腔体中的空间分隔为由该腔体的底部与该隔板所包围成的一第一空间,以及与该第一空间相对的一第二空间,
其中,该第一热电元件配置于该第一空间中,并且该共振体积由该第二空间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第一热电元件的第一端通过一穿透该腔体的侧壁的信号线与该状态指示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第一热电元件包括:
第一金属元件,具有一第一膨胀系数;以及
第二金属元件,具有一第二膨胀系数,
其中,该第二金属元件粘合于该第一金属元件,并且与该隔板连接,
其中,该第二膨胀系数大于该第一膨胀系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还包括:
遮蔽件,设置于该颈部通道中;以及
第二热电元件,连接该遮蔽件,用以反应于该控制信号而随该噪音发生源的运作状态产生形变,用于令该遮蔽件阻隔或开启该颈部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第二热电元件的形变程度与该第一热电元件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状态指示单元包括:
导热元件,连接于该噪音发生源与该第一热电元件之间,用以将该噪音发生源的热能作为该控制信号传导至该第一热电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抑制装置,其中该状态指示单元包括:
控制芯片,用以根据该噪音产生源的不同运作状态对应产生具有不同准位的电压,并且将该电压作为该控制信号传导至该第一热电元件。
9.一种风扇模块,适于为一电子装置散热,该风扇模块包括:
风扇本体,具有一出风管道,其中该出风管道上具有一消音开口;以及
噪音抑制装置,包括:
共振器,配置于该出风管道的消音开口上,其中该共振器包括一腔体与设置于该腔体中的一隔板;
状态指示单元,用以依据该风扇本体与该电子装置至少其中之一的运作状态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一热电元件,配置于该共振器中,其中该第一热电元件的第一端固设于该腔体的侧壁,并且该第一热电元件的第二端连接该隔板,该第一热电元件反应于该控制信号而随该风扇本体与该电子装置至少其中之一的运作状态产生形变,用于位移该隔板而改变该共振器的一共振体积,从而使该共振器的一共振频率趋近于该风扇本体的一噪音频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该风扇本体的运作状态包括一风扇转速,以及该电子装置的运作状态包括一运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0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器、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 下一篇:风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