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031.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倪春霞;李静静;许宏;许晋国;梁伟强;苏亦平;梁红梅;刘国禹;梁志斌;王碧琼;陈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K5/1535;C08F29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马赟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sbs 改性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SBS改性沥青,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基质沥青93%~95%,线型SBS 3.5%~4.5%,相容剂0~2%,稳定剂0~0.5%。本发明还公开该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该SBS改性沥青用带极性官能团的线型SBS作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得到软化点高,且高温性能好的改性沥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的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以其表面平整,行车舒适,低噪声,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货运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流量增大,特别是重型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使用以及交通车辆的渠化,使沥青路面表现出高温稳定性不足的现象,反映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车辙、推挤等永久变形。沥青路面的高温流动变形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路面损坏形式之一,尤其在高温重载地区。
将聚合物加入沥青中,改变了沥青的结构,从而使黏弹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赋予其优良的使用性。在众多聚合物中,由于SBS存在热可塑交联的聚苯乙烯(PS)区域及弹性优良的聚丁二烯(PB)区域,可以用热搅拌的方式加入沥青中,冷却后又能恢复PS区域的物理交联点,既便于加工又能显著改善沥青的抗高、低温性能和回弹性能,成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最佳的改性剂。
常用沥青的SBS改性剂有线型SBS和星型SBS,改性沥青要达到高的软化点时,如采用线型SBS一般需要较高的掺量,工业成本高,且会造成粘度过大和存储稳定性差等问题。而星型SBS加入量少,软化点提高大,但是低温延展性低于线型SBS改性沥青,且由于星型SBS分子量更大,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差,存储稳定性也较差,增加了生产的难度。中国专利CN103232714A公开了一种高软化点SBS改性沥青,其采用的基质沥青为油砂和中海油原油掺炼所得,选用油砂为原料配制的改性沥青的软化点相对高,但是135℃粘度过大,高达1900Pa.s,粘度大施工困难,而且油砂在改性沥青领域应用不广泛,适用性不强。中国专利CN1493619公开了利用高分子蜡、SBS、硫化剂和基质沥青制备具有高软化点、良好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改性沥青,但是改性70号基质沥青软化点最大只有65℃,软化点提高幅度不大,且高分子蜡的存在对改性沥青低温延度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上述所述,现在急需一种在高温下抗流动变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的改性沥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SBS改性沥青,该SBS改性沥青用带极性官能团的线型SBS作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得到软化点高,且高温性能好的改性沥青。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耐高温的SBS改性沥青,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基质沥青93%~95%,线型SBS 3.5%~4.5%,相容剂0~2%,稳定剂0~0.5%。
本发明所述耐高温的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大于73℃,25℃针入度为40~60/0.1mm。
所述的基质沥青为高级道路沥青,如70号石油沥青。
所述的线型SBS为采用由偶联法制备的带羟基和环氧基两种极性官能团的SBS,基础分子量为6~7万,偶联率为70%~90%,未充油,嵌段结构为S/B=3/7。
所述的相容剂为糠醛抽出油或者含芳香分80%以上的石油馏分。
所述的稳定剂为硫化物或者改性沥青专用稳定剂。所述硫化物硫磺、硫磺与噻唑类、或次磺酰类硫化物;所述改性沥青专用稳定剂为BHS-2A。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融:取基质沥青,加热至180℃~190℃熔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