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网络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0963.4 | 申请日: | 2016-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信登山;梁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单元。所述光网络单元能够节省尾纤与光法兰盘接口,从而能够节省空间,避免尾纤损坏而造成光传输性能下降,提高光传输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尾纤进行盘纤、固定容易造成尾纤的折断或者折弯,使得光传输性能下降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单元,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BOSA,所述BOSA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BOSA的光收发端采用无尾纤设计;所述光网络单元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封装容纳所述BOSA,所述封装结构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封装结构对应所述BOSA的光收发端处设置有光接口,所述光接口用于与光纤实现直接插拔。本发明用于光网络单元的生产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单元。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光网络单元是无源光网络接入端设备的简称,用于与光线路终端进行光信号传输,而光网络单元中的光收发组件能够进行光电转换,目前,单纤双向光收发组件BOSA将光接收组件与光发射组件集成在一条光纤上以节省光纤网络的布设,成为光通信业的主流,即所述BOSA的发射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所述BOSA的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能够实现光线路终端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光信号传输。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带尾纤的BOSA的将BOSA焊接在电路板上BOB(BOSA OnBoard)方式,该方式通过在尾纤的末端连接光法兰盘接口以实现所述光网络单元与光线路终端的光信号传输,需要对尾纤进行盘纤、固定,盘纤时需要考虑结构限制,容易引起所述尾纤的折弯过大或者折断现象,使得光传输性能下降,在固定时,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风险,也容易对尾纤造成损坏,影响光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网络单元,所述光网络单元能够节省尾纤与光法兰盘接口,从而能够节省空间,避免尾纤损坏而造成光传输性能下降,提高光传输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单元,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BOSA,所述BOSA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BOSA的光收发端采用无尾纤设计;
所述光网络单元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封装容纳所述BOSA,所述封装结构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封装结构对应所述BOSA的光收发端处设置有光接口,所述光接口用于与光纤实现直接插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单元,该光网络单元中的BOSA采用无尾纤设计,能够节省尾纤与光法兰盘接口,而通过设置封装结构,并将所述封装结构固定在电路板上,能够在所述BOSA的光收发端形成光接口,该光接口能够代替光法兰盘接口与光纤实现直接插拔,从而实现光网络单元与所述光线路终端的光信号传输,采用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避免尾纤损坏而造成光传输性能下降,从而能够提高光传输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尾纤进行盘纤、固定容易造成尾纤的折断或者折弯,使得光传输性能下降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网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OSA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OS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结构和BOSA的组装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结构的上壳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