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808.2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丙洋;陶岳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贝尼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26;F27B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2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陶瓷 坯料 加热 烧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是工业生产的基础设备,同时又是能源消耗大户,因此降低工业窑炉的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工业窑炉采用煤、油和天然气作能源来保持窑炉的内部温度,但是由于采用上述物质作为能源,窑炉温度控制精度差,燃烧排放物多,污染环境而被电炉逐渐替代,特别是在烧制一些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时尤其需要使用电炉进行烧制,例如新材料、新能源等产品。现有的工业电炉一般采用电阻丝、硅碳棒、硅钼棒、钼丝、石墨等作为发热元件。上述发热元件工作时,首先对整个炉膛进行辐射加热,待炉膛内部温度升高后,然后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对产品由外向内进行加热。由于产品烧制过程中内外温度梯度大,产品的均匀性不好,容易产生开裂、未烧透等质量问题。
电加热窑炉发热元件为硅钼棒时,其热能有效辐射距离300mm(电加热窑炉窑室内无扰动气流),故一般电加热窑炉只可以烧制直径小于600mm陶瓷坯料。当坯料直径大于600mm,窑室内温差急剧增加,制品因受热不均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装置,解决电加热烧结窑炉在烧结陶瓷坯料大于600mm,窑室内温差急剧增加,制品因受热不均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装置,包括窑室拱顶、上加热棒、加热腔、侧面加热棒、载坯台、下加热棒、窑车和窑室壁,其中所述窑室拱顶装砌在窑室壁上端,所述上加热棒竖直安装在窑室拱顶的中心位置,所述侧面加热棒竖直安装在窑室壁四面侧壁上,所述窑车安装在窑室下端,用于推送坯料进入窑炉,所述窑车上设有隧道式支承,用于支承载坯台,所述载坯台通过隧道式支承安装在窑车上,所述下加热棒竖直安装在载坯台下端的隧道内,所述加热腔为由窑室拱顶、窑室壁和窑车共同组成的封闭空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直径为600-1000mm。
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厚度小于200mm。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窑室拱顶形状和大小与窑室壁上端形状和大小相对应。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加热棒、侧面加热棒和下加热棒均为硅钼棒。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加热棒、侧面加热棒和下加热棒为三组加热单元,且各个加热单元各自独立控制。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窑炉四周设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窑炉。
本发明在窑室上下面各增加一组发热元件,因为硅钼棒安装要求热端竖直悬空,下加热棒安装空间设计成隧道式支承,三组加热单元各自独立控制,三区同步温控,同时从六面对陶瓷坯料加热,且热能有效辐射距离小于300mm,窑室温差可控制在-10~10度之间。本窑炉可烧制直径600-1000mm,厚度小于200mm盘类陶瓷坯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有:
1、可烧制直径600-1000mm,厚度小于200mm盘类陶瓷坯料,不会出现制品因受热不均开裂的问题;
2、本发明具有廉价、能源安全、便捷、洁净无污染的优点;
3、本发明的窑室内低、中温度控制精细,维护方便,相对运行费用较低及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大直径陶瓷盘类坯料电加热烧结窑炉装置,包括窑室拱顶1、上加热棒2、加热腔3、侧面加热棒4、载坯台5、下加热棒6、窑车7和窑室壁8,其中所述窑室拱顶1装砌在窑室壁8上端,所述上加热棒2竖直安装在窑室拱顶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面加热棒4竖直安装在窑室壁8四面侧壁上,所述窑车7安装在窑室下端,用于推送坯料进入窑炉,所述窑车7上设有隧道式支承9,用于支承载坯台5,所述载坯台5通过隧道式支承9安装在窑车7上,所述下加热棒6竖直安装在载坯台5下端的隧道内,所述加热腔3为由窑室拱顶1、窑室壁8和窑车7共同组成的封闭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贝尼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贝尼精密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