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废渣压榨脱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0549.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莞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莞婷 |
主分类号: | B30B9/10 | 分类号: | B30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植物 废渣 压榨 脱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压榨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废渣压榨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甜叶菊叶含菊糖苷6-12%,精品为白色粉末状,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是食品及药品工业的原料之一。在生产提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滤泥,且这部分废渣和滤泥内还含有菊糖苷,同时废渣还可以回收利用为饲料及生物质燃料。目前各大甜叶菊加工企业针对废渣和滤泥的处理都不是很理想,滤泥的堆放储存带来污染隐患更令人担扰。
甜菊糖废渣处理出来的优质生物质,可以作为饲料供给猪牛等家畜,实验表明,这类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5%以上,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粗纤维等动物必须的营养物质。由于甜菊糖废渣中含的水量高达65%,给回收利用带来极大的困难。
传统机械挤压把废料水分只能挤压出10~20%左右,这就给下一步骤烘干带来极大的成本及不便。因此,如何提高甜菊糖废渣的回收利用价值就更为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植物废渣压榨脱水设备,有效将废渣中水分挤压出至少30~45%。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植物废渣压榨脱水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一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上设有一环形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匀分布多组进料口、出料口,每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均匀分布多组挤压模块,所述进料口、出料口、以及每组挤压模块之间均设有料斗,所述转盘底部外环设有环形齿条,内环设有防滑纹,所述环形齿条连接间隙齿轮,所述出料口一侧设有顶出机构,每个料斗顶部设有料仓门,每个料斗底部设有滤网。
具体的,所述固定圆盘上方设有挡料圆板,该挡料圆板上均匀分布与进料口相同数量的缺口,所述缺口上方设有进料机构,所述固定圆盘底面在缺口两侧分别设有一段小齿条,所述料仓门设有与前述小齿条对应衔接的齿条。
具体的,所述挤压模块为转盘两侧相互对压设置,该挤压模块连接气缸。
具体的,所述间隙齿轮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方式连接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料斗均匀设置15个,所述进料口、出料口为三组,每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均匀分布三组挤压模块,所述转盘均匀等分为三个工作区间,每个工作区间包括进料、挤压、二次挤压、三次挤压、出料五个工作模块。
进一步,所述固定圆盘与转盘之间均匀设置有三个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一带弹簧的插销,该插销通过一顶块连接凸轮伸缩传动。
进一步,所述三次挤压下方设有废水强力吸附回收装置。
工作时,通过进料机构同时对三个进料口实施进料,随着转盘的旋转,挡料圆板上的小齿条带动料仓门打开和关闭,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带动间隙齿轮,实现间隙式的转盘旋转,在停止旋转过程中同步实现三重挤压,以及进料出料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螺旋机械挤压和滚筒挤压模式,通过三次对式挤压模块,将废渣中的水分挤压排出至少30~45%,从而大大减少了物料烘干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采用磨盘式挤压结构,全程自动进料、三重挤压、出料,极大的解决了工厂大量物质废料的脱水问题,具备极大的生物科技含量有环保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挡料圆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固定圆盘;3.转盘;4.进料口;5.出料口;6.挤压模块;7.顶出机构;8.挡料圆板;9.小齿条;10.防滑纹;11.环形齿条;12.间隙齿轮;13.定位机构;14.废水强力吸附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植物废渣压榨脱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固定圆盘2,所述固定圆盘2上设有一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上设有一环形转盘3,所述转盘3上均匀分布三组进料口4、出料口5,每组进料口4与出料口5之间均匀分布三组挤压模块6,所述进料口4、出料口5、以及每组挤压模块6之间均设有料斗,所述转盘3底部外环设有环形齿条11,内环设有防滑纹10,所述环形齿条11连接间隙齿轮12,所述出料口5一侧设有顶出机构7,每个料斗顶部设有料仓门,每个料斗底部设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莞婷,未经何莞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平台式移动垂直垃圾压缩站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定位鼓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