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海带修复沿海海域和内陆缺碘生态环境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20493.1 | 申请日: | 2016-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翁焕新;翁经科;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B79/02;A01C21/00;C05G1/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海带 修复 沿海 海域 内陆 生态环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海带修复沿海海域和内陆缺碘生态环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有两个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沿海海域的富营养化问题,根据中国环保部历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的水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常年超标,结果造成大面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从而导致赤潮频繁爆发,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由此而产生的水质恶化使每年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中国沿海海域水质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使沿海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二是内陆地区普遍存在的缺碘病流行的问题,在中国广阔的内陆地区,由于土壤中碘的背景含量很低,结果导致粮食和蔬菜等植物性食品普遍缺碘,从而使广大人群受到“碘缺乏病,IDD”的威胁,碘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体一旦缺碘,就不能合成甲状腺素,而甲状腺素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活化100多种酶,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等生物作用,因此人体碘缺乏,就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紊乱及生物功能异常,就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大约有30%的人口受到碘缺乏的威胁,我国约有7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因此,人体补碘己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海带不仅本身是一种具有营养丰富的海产品,而且是海藻化工的重要原材料,随着对海藻利用的深度研发,海带已被认为是开发生物质能源(乙醇、沼气)理想的原料,特别是海带在其生长过程中,除了可以从海水中大量地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将海水中的碘浓缩数万倍至数百万倍,从而使海带中碘的含量高达干重的0.2%~0.5%,海带作为一种大型海藻,不仅高产,而且适合在我国整个沿海海域规模化养殖,从北至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省北部沿海均可养殖,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海带养殖国家。
本发明根据大型海藻——海带所具有的从海水中大量吸收氮(N)、磷(P)和生物富集碘(I)元素的特点,并结合在中国整个沿海海域均适合海带养殖的客观条件,建立了通过海带规模化养殖,修复沿海海域受富营养化污染的生态环境,利用海带提取生物质能源(乙醇、沼气)后的残余物,以低品位的硅藻土为载体制成海藻有机碘肥,作为内陆土壤的外源碘,通过长期施用海藻有机碘肥,培育含碘农作物(蔬菜、水果、粮食),使土壤中碘的背景含量不断提高,从而使内陆缺碘生态环境得到逐渐改善的方法,同时建立起规模化海带养殖→海带提取生物质能源→制取海藻有机碘肥→开发含碘植物食品的产业链,这不仅能够起到修复被氮、磷污染的沿海海域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使水体的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能够改善内陆缺碘的生态环境,从而为实现人体自然补碘,彻底消除碘缺乏病(IDD)的最终目标,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海带修复沿海海域和内陆缺碘生态环境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利用海带修复沿海海域和内陆缺碘生态环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规模化海带养殖,海带孢子在人工育苗室发芽成海带幼苗,待海带幼苗长至1~2厘米时,将它们夹入麻绳的缝里,然后把带有海带幼苗的麻绳系在海带养殖场的浮筏上,形成规模化的海带田,通过田间管理,使海带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取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富集碘元素;当海带长至长2~4米,宽20~30厘米时进行收获;
2)将收获的鲜海带直接在阳光下经过2次摊晒或挂晒,第一次曝晒4~6小时,待鲜海带的含水率降至24~26%,基本呈干燥状,即堆放至仓库内,经1~2天后,藻体內部返水后,再在日光下晒1~2小时,或在阴冷处干数小时,待藻体含水率在14~16%时,形成干海带入库待用;
3)将干海带粉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使海带中80%的糖类转化成乙醇或沼气生物质能源后,留下的残余物中所含的碘和营养元素的含量得到进一步浓缩,然后将提取生物质能源后的残余物与硅藻土按1~3:1的比例制成海藻有机碘肥;
4)将海藻有机碘肥作为土壤外源碘,以I-含量为15mg/m2~150mg/m2的施用量,一次性施入土壤表层,直接培育含碘农作物;长期施用海藻有机碘肥,利用残留在土壤中的海藻有机碘肥增加土壤中碘的背景含量,从而使缺碘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潮间带马尾藻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薯脱毒苗水培快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