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沉池污泥的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0186.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琴;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琴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沉池 污泥 脱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沉池污泥的脱水方法,属于污泥脱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据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污泥量为30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如果国内的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每年将会产生污泥干重约840万吨,约占我国固体废弃物总量的0.2%,即使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处理问题也已十分突出。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污泥含水率高,未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污泥含水率也高达80%,造成运输成本高、堆放面积大,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而且为其他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场所;污泥堆放在露天散发出臭气和异味,日晒风刮,污染物颗粒会造成大气污染;经水浸泡、溶解,污染物伴随污水流入河道,会污染地表水,进入地下水;含有重金属,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污染土地。
传统的污泥脱水技术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和干燥三方面,国内现有的基本是污泥浓缩和脱水技术。普通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高、组分复杂、变异性大、颗粒小且含水率高(通常99%以上),脱水十分困难,剩余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一般含水率只能降低到80%左右。这也成为了污泥处理的瓶颈问题。
因此研究出一种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可控性强、对环境无污染的污泥脱水处理方法,既兼顾到环境生态效益,又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二沉池污泥不仅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而且含有重金属,对土壤也有一定的危害,但目前对其处理的方法中,虽然可以对污泥进行脱水,但脱水十分困难,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高、颗粒小,一般含水率只能降低到80%左右,且在操作过程中可控性差、安全性弱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将飞灰、二沉池污泥以及抽芯后的野芦苇杆混合后,均匀平铺在拱形棚盖上,之后通过向处理池底部通入烟气,使得二沉池污泥中水分白天蒸发、晚上滴落池底,从而得到二沉池污泥的脱水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运行费用较低,在制备过程中不仅不会对于土壤和大气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可控性好,安全性强,最终使脱水后的二沉池污泥含水率由通常的80%降低到了10%以下,脱水率显著,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挖取一个长5~7m,宽3~5m,高1.5~2.0m的处理池,在处理池顶部用竹篱笆搭起一个拱高为1~1.5m,拱宽为3~5m,拱坡呈45℃的拱形棚盖,其中处理池底部留有一个直径为5cm的圆孔;
(2)称取500~800g电厂垃圾焚烧后留下的飞灰,放入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亚磷酸二异丙酯,直至完全浸没飞灰为止,随后启动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静置5~8h,待静置结束,过滤,留飞灰,倒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以120~150r/min的速度搅拌5~8min后,再次浸泡3~5h,待浸泡结束,将浸泡后的飞灰放入烘箱中,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
(3)砍取30~50根山间野芦苇,剥去野芦苇叶后,留野芦苇杆,随后将留下的芦苇杆抽芯后,用清水洗净表面污物,放置阳光下翻晒,其中每隔3h翻晒一次,直至抽芯后野芦苇杆含水量为1~2%时,停止翻晒,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长1~2cm的野芦苇碎杆;
(4)称取5~8kg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放入搅拌器中,并向其中加入2~3kg上述步骤(2)烘干后的飞灰,启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速度搅拌15~2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向其中缓慢加入800~1000g上述步骤粉碎后的抽芯后野芦苇碎杆,继续搅拌20~25min,得粘稠混合物,之后将制得的粘稠混合物均匀放置在上述步骤(1)已搭好的拱形棚盖表面,铺设厚度为20~25cm;
(5)待上述粘稠混合物均匀铺设完成后,在处理池底部通入管道,以2~3L/min的速率通入65~70℃的烟气,直至处理池内温度与通入烟气的温度一致时,停止通入,即可将二沉池污泥进行脱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琴,未经丁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