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072.9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毓芳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6P1/00;D06P1/653;D06P1/673;D06P3/60;D06P5/10;D06P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热解毒 荞麦 保健 面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荞性味苦、益气力、利耳目,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荞麦皮有平肝潜阳,清热安神,泻火解毒的作用。
荞麦皮含有大量的芸香苷甙,具有维生素的活性,芦丁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钙、硒、锌、钾、钠等微量元素,荞麦皮能产生最适合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加快头部微循环血流速度。荞麦皮枕头长期使用可促进和改善人体微循环,不仅可以清热泻火、预防感冒,还可预防毛洗血管脆弱所诱发的出血症等,荞麦皮枕头对治疗偏头疼同痛、颈椎病效果极佳。
荞麦皮含有大量的芸香苷甙,荞麦皮具有维生素的活性。100%荞麦皮可预防毛细血管脆弱所诱发的出血症,荞麦皮尤其对偏头疼同痛、颈椎病、失眠患者效果更佳。荞麦皮枕头夏凉冬暖、透气安神、可解除疲劳”。
近年来,荞麦食品以其优良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荞麦壳作为荞麦食品加工的副产物几乎没有被利用,大部分被直接丢弃,只有少部分被用来作为枕芯填充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及其加工方法,生产的面料可促进和改善人体微循环,清热泻火、预防感冒,扩展了荞麦壳的利用途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份数将生地10-20份、山豆根5-8份、地骨皮2-6份制成浆粕;
(2)制作荞麦壳粉末:将荞麦壳温度保持在80~120℃下干燥3~5天;升温至180~250℃进行炭化5~9天后进行气流磨,气流磨后进行分级,对粒度小于0.35μm的颗粒收集备用,粒度大于0.35μm的颗粒返回再进行气流磨;
(3)将步骤(2)制备好的荞麦壳粉末按照荞麦壳粉末与浆粕的重量比为1:(1-3)的比例加入到步骤(1)制备好的浆粕中,混合均匀以后用烧碱、二硫化碳处理,再溶解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稠的纺丝原液;
(4)纺丝:将步骤(3)中制得的纺丝原液,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55~60℃下进行溶液共聚合,然后进行纺丝得到荞麦壳保健长丝;
(5)织布,形成面料;
(6)染色;
(7)染色后处理。
所述的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的加工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制成浆粕的方法是:将生地、山豆根、地骨皮切到厚度不大于5mm的片状并清洗干净后进行碱浸渍处理;碱浸渍处理后进行蒸煮,蒸煮后打浆,打浆浆料体积浓度为8%,打浆时间为60-120分钟,至浆中无小浆团;然后进行浓缩、漂白、烘干:在温度为130℃的烘干机中将浆板进行干燥处理,即可得到浆粕。
所述的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的加工方法,步骤(6)中所述的染色是指将步骤(5)中制得的面料投入染色机中,在室温下加入0.6g/L冰醋酸和3.5-3.8g/L元明粉,运行5-10min,加入染料和纯碱,冲洗30min,浴比1∶35;升温到80℃下,加入碳酸钠20g/L,进行固色50min,浴比1∶40;再升温到90℃下,加入净洗剂0.5g/L,进行皂洗15min,浴比1∶25。
所述的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的加工方法,步骤(7)中所述的染色后处理是指将经过步骤(6)染色后的面料置于3%面料重量百分比的冰醋酸浴中45-55℃处理10-15min,浴比:1:35。
一种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生产的面料利于清热解毒,适合做服装面料、床上用品面料等,人体使用以后不仅利于清热解毒,更可促进和改善人体微循环,清热泻火、预防感冒,扩展了荞麦壳的利用途径。
2.本发明的荞麦壳粉末颗粒的粒径在35nm:纺丝时喷丝板孔眼不易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清热解毒的荞麦壳保健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份数将生地10-20份、山豆根5-8份、地骨皮2-6份制成浆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毓芳,未经王毓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制备功能性纳米纤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