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层圆柱电极的湿式电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041.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赖永花;王洪明;陈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紫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41;B03C3/45;B03C3/7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层 圆柱 电极 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圆柱电极的湿式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之一,由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产生的污染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新颁布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己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燃煤电厂粉尘排放限值30mg/m3,对于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或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地区,其燃煤电厂粉尘排放限制降至20mg/m3。随着新标准的出台,人们对细微粉尘、酸雾、重金属等污染物危害环境和身体健康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会不断地提高,特别是PM2.5这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细微颗粒物势必会成为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控制指标。
而现有的湿法脱硫系统几乎没有去除PM2.5颗粒物的能力,对汞和SO3气溶胶等的脱除也十分有限,导致烟囱风向的下游经常出现“酸雨”、“石膏雨”等现象,或者是有长长烟尾的“蓝烟”现象。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目前多常用湿式电除尘器进行上述污染物的清除。但现有的除尘技术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高效去除细微粉尘、SO3酸雾、汞金属等污染物的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大范围化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一种具有多层圆柱电极的湿式电除尘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圆柱电极的湿式电除尘器,集尘极可内外双面收尘,电晕极可内外面放电,极间距小,电容量大,低电压即可形成强电场,收尘效率高,且简化了除尘器的结构,实现了除尘器的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多层圆柱电极的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若干集尘极和若干电晕极,集尘极和电晕极均呈圆柱形且依次相互交替套设安装,电晕极面向集尘极的面均放电,相邻的集尘极和电晕极之间形成环形的电晕区。
所述电晕极面对集尘极的一面分布若干用于放电的芒刺。
所述集尘极和电晕极依次相互交替套设的结构为,其中一电晕极处于中心,然后向外依次交替套设有集尘极和电晕极,最外层为集尘极。
所述处于中心的电晕极朝外的面具有用于放电的芒刺,其它电晕极内外两面均具有用于放电的芒刺。
所述电晕极上方布置安装有随电晕区圆形布置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用于将水雾喷向电晕极和电晕区。
所述喷雾装置的每个喷头均具有分别呈120度布置的三个喷嘴。
所述电晕极通过具有外包绝缘包皮的吊挂线悬挂固定,并通过吊挂线和外部电源电连接,集尘极通过绝缘支架和壳体固定安装,绝缘支架处于壳体上部干燥的部位。
所述外壳的进烟口处安装有均风孔板,外壳的干净空气出口处安装有除雾网,所述电晕极上方布置安装有随电晕区圆形布置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用于向集尘极喷水雾,使集尘极上形成连续的冲刷水膜。
所述壳体位于集尘极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系统,排污系统包括灰水斗、过滤装置和循环水箱,灰水斗和过滤装置相连,过滤装置和循环水箱相连,所述电晕极上方布置安装有随电晕区圆形布置的喷雾装置,循环水箱和喷雾装置相连。
所述排污系统还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和喷雾装置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圆柱形结构的集尘极和电晕极相互套设的结构,从而构成环形的电晕区,使套设其中的集尘极和电晕极的双面都能工作,大大提高了收尘效率。其中圆柱形的结构加大了电容量,大大减少了极间距,使低电压即可形成强电场,实现低压静电除尘。并且由于套设的结构,使得电晕区和极尘区和二为一,简化了除尘器的结构,实现了除尘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集尘极和电晕极的俯视图;
图3是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紫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紫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荷栅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将混合物中导体颗粒与非导体颗粒分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