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钩式应急逃生袋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9978.9 | 申请日: | 2016-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燕 |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B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钩式 应急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逃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逃生袋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虽然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居住空间, 并能有效的利用立体空间,但是却存在逃生不便等安全隐患。而目前高层建筑物内只设置 了逃生通道用于防灾逃生使用,但是每当通道堵塞或者停用是,其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虽然目前国内已引进安全逃生布袋,但是这类布袋造价昂贵,按照中国目前各小 区的经济状况,无法保证每栋高层建筑物都有足够的资金引进一个逃生布袋,故而每当发 生火灾时,高层建筑物都必定面临逃生的安全问题,存在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卡钩式应急逃生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袋、一 或多个逃生绳、一或多个卡钩。所述载人袋包括防滑手套、若干个车轮、收线装置、限位装 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轴、一或多个卡线段。所述卡钩包括钩体、卡件、固定件;所述钩 体包括凹槽、若干组卡孔、挡板;
所述逃生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所述收线装置相固定,所述逃生绳贯穿所述限位 装置,且所述逃生绳盘绕于所述收线装置上;所述防滑手套位于所述载人袋外表面的两侧, 且所述防滑手套与所述载人袋内相通;所述的若干个车轮、所述收线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 于所述载人袋外表面;所述卡线段位于所述收线轴上,且所述卡线段的数量与所述逃生绳 数量相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钩体一面,且在某一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凸”字;若 干组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凹槽底端,且所述卡孔贯穿所述钩体;所述钩体上与所述凹槽相对 的一面,其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挡板;所述卡件与每组所述卡孔匹配;所述挡板位于所 述固定件与所述钩体之间。
较佳的,所述钩体还包括2个轨道、垫板;所述凹槽内部两侧内凹形成轨道,所述轨 道与所述垫板相匹配,所述垫板沿所述轨道做直线运动。所述垫板可在使用时,防止所述卡 件脱离所述钩体,造成伤亡事故。
较佳的,所述卡钩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分别位于所述挡板、所述钩体下方及 所述卡件上。所述橡胶垫在使用时可防止所述卡件、所述钩体与墙体等物品之间摩擦,造成 墙体等物品的磨损。
较佳的,所述卡件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U”型或“凹”字,每组所述卡孔的数量 为2。
较佳的,所述载人袋还包括底板、2个缓冲装置;所述底板位于所述载人袋的底端, 且所述底板内凹,即所述载人袋底端包括凹槽;所述收线装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缓冲装 置位于所述底板下方。所述缓冲装置可在着陆时,达到缓冲的效果,防止速度过快,导致逃 生人员腿部骨折或跌倒。
较佳的,每个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若干个弹簧。
较佳的,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的外侧包裹一层橡胶垫,所述限位扣 用于限定所述逃生绳的运动方向,保证平衡,防止下滑过程中这种卡钩式应急逃生袋发生 倾斜等状况,所述橡胶垫则可用于防止下滑过程中,所述限位扣与墙体摩擦,导致限位扣或 墙体磨损。
较佳的,所述载人袋包括两层材料;外层材料为防火、隔热布料,内层为碳纤维布 料。外层布料用于防止所述载人袋燃烧,内层布料则是用于承载人体重量的布料,因此必须 保证其抗拉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卡钩式应急逃生袋,造价低,可弥补逃生布袋价格高昂的不足, 且其使用安全性能高,可回收反复使用。所述车轮便于减低所述载人袋与墙体之间的摩擦 力,保证下滑迅速,增加逃生机率,同时当下滑速度过快时,可使用所述防滑手套控制所述 逃生绳的释放速度及长度,且到达地面时,所述缓冲装置可用于缓冲所述载人袋与地面接 触时的作用力,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防止其腿部骨折或跌倒。同时,所述卡钩用于将救生 绳与墙体固定,可以弥补现有卡钩的不足,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卡件达到固定效果,且所述 卡件的位置可依据墙体等物品厚度的不同而调节,适用于各种厚度的墙体。为了保证其安 全性,特增加所述垫板与轨道,使用时可防止所述卡件脱离所述钩体。同时增设所述橡胶 垫,用于防止磨损墙体等物品。这种卡钩经济实用,可多次反复利用,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 体等物品,且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卡钩式应急逃生袋示意图;
图2为卡钩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卡钩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为卡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燕,未经吴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