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机附加防滑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935.0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自刚;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安市广源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08 | 分类号: | B66D5/08;B66D5/3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机 附加 防滑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保机构,特别是一种电梯曳引机附加防滑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梯在房产业中的运用越显普遍。但电梯的安全运行的问题也尤显突出。据统计分析,各类电梯事故所发生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75%;冲顶或溜梯等事故占20%;其他事故占5%左右。且往往造成人员伤害的大事故中,40%是由冲顶或溜梯等事故造成的。
目前为了防止电梯冲顶或溜梯等事故,在电梯轿厢、曳引绳导轮、导轨相应位置安装有限速器及安全钳、或夹绳器等超速保护安全装置。这些超速安全保护装置中,限速器是被电梯轿厢、曳引绳带动的,安装在限速器内的离心开关,在曳引绳绳速达到设定值时,触动电接点使安全钳、或夹绳器等超速保护安全装置动作。曳引轮上钢丝绳一头下掛轿厢,钢丝绳另一头绕经导轮下掛配重,在曳引轮主轴上安装有编码器,为电梯正常运行控制系统CPU中央处理器提供讯号。对上述超速安全保护装置无直接关联。
目前防止电梯冲顶或溜梯等事故的超速安全保护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管是冲顶或溜梯,均都采用:当电梯运行速度达到国家规定的额定速度1.25倍时,在电梯轿厢、曳引绳导轮、导轨相应位置安装的安全钳、限速器,或夹绳器等超速保护安全装置才工作的方式。这时由于加速度的作用,轿厢所产生的动能较大,因为轿厢在行进速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加速度的作用,产生惯量的叠加,则使上述安全装置在工作时制动动能加大,安全制动极易失灵。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上述超速保护安全装置制动时,由于轿厢制动时瞬间速度突变,给乗梯人员造成急停惯性冲击力,亦易导致人身伤亡事件。而且,目前电梯平层时,由于电梯机械及控制等故障,或载重量突增或突减,会造成平层开门溜梯。此时轿厢位移速度尚未达到额定运行线速度的1.15—1.25倍,上述超速保护装置均不能起作用,则易导致平层时进出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
电梯运行线速度达到额定线速度一般为60米/分—120米/分范围内的某个定值,额定运行线速度的1.15-1.25倍为运行速度达69米/分-150米/分,超速保护安全装置才工作。目前曳引机除上述超速保护装置外,还有专利文献申请号200680000338.0中介绍的一种制动辅助装置,借电磁铁施加压力于可以旋转的辊子,辊子压靠于绕挂有主绳索的旋转绳轮上,抑制主绳索在紧急制动时的打滑。
专利文献申请号200680000338.0中介绍的一种防滑制动辅助装置,是一种以电磁力为制动正压力,作用于绳轮绳面的制动方式。而电磁制动,其制动行程是不能为一确定值。因为曳引机的曳引轮和钢丝绳,经一定工作时限后,曳引轮轮槽的磨损状况和钢丝绳变形的直径减少状况是不确定的,因而制动行程是不确定的。采用电磁制动时,电磁导磁铁芯与活动块之间,必须留有充分的安全距离,因而使空气隔磁空间加大。严重影响电磁的制动力。直接导致制动正压力的减少。文献所论述的可以旋转的制动辊子,与绳轮上表面制动点主绳索的纵向接触是线接触,因而无论采用何种制动正压力,经可以旋转的辊子加压于曳引轮上侧主绳索表面,为纵向线接触作用力。所对应主绳索下侧与轮槽间摩擦力的增加,而是局部很小的一个区域,近于线接触。因而不能获得良好的摩擦力的增加。而曳引轮上有多根单独钢丝绳,经一定工作时限后,曳引轮轮槽的磨损和钢丝绳变形的直径减少均为不一。故各钢丝绳上侧沿曳引轮纵向同一截面,不会在同一直线。则文献所述可以旋转的辅助辊子,只能制动于数根钢丝绳中的两根。也就更不能产生制动后的钢丝绳,对应曳引轮轮槽的较大摩擦力。因而该制动方式只是一种概念。并不能正常实施。也是该专利公布后不能实施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附加防滑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安市广源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安市广源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