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体内测试信号的传输装置及方法、屏蔽体、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9689.9 | 申请日: | 2016-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高娟;石嵩;李华芳;梅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体内 测试 信号 传输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体内测试信号的传 输装置及方法、屏蔽体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电磁信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然而某些设备或某些工作人员在某种条件下不能够受到电磁信号的影 响。因此,需要设置屏蔽体来屏蔽电磁信号。屏蔽体主要包括屏蔽室、 屏蔽箱、屏蔽服等。而屏蔽效能的是评价屏蔽体的屏蔽能力的重要标 准之一。
现有的方法在测试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时,是通过在屏蔽体外发射 电磁波,检测屏蔽体内接收的电磁波,在相同的距离上进行有无屏蔽 体时接收电磁波的比对计算电磁屏蔽效能。因此需要获取屏蔽体内接 收电磁波的场强或者功率值。一般通过在屏蔽体上预留接线口,通过 光纤或者同轴电缆将信息传出,或者安排人在屏蔽体内进行数据记录。
然而,预留接口会降低屏蔽体屏蔽效能,且当屏蔽体无法预留接 口时则无法获得屏蔽体内接收电磁波的场强值或者功率值。此外当屏 蔽体较小时,也无法在屏蔽体内安排人进行值守记录。若采用无线信 号来传输屏蔽体内的电磁波,比如WIFI,蓝牙等电磁波通讯,则信号 会被屏蔽体阻挡,导致信号无法传输。因此,目前对于屏蔽体的屏蔽 效能测试亟需一种用于传输待测屏蔽体内外测试信号的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屏蔽体 内部测试信号的传输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体内测试信号的 传输装置及方法、屏蔽体及测试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蔽体内测试信号的传输装 置,包括设置在封闭屏蔽体内部的第一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一信号处理 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屏蔽体内部的电磁测试 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机械 波,并将所述第一机械波向屏蔽体外部传输,以使外部设备接收所述 第一机械波并进行信号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以及第 一电信号机械波波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调制;所述 第一电信号机械波转换模块,用于将调制后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 机械波,并将所述第一机械波向屏蔽体外部传输,以使外部设备接收 所述第一机械波并进行信号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机械波为声波时包括: 第一语音识别模块以及第一电信号声波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语音 信号;所述第一电信号声波转换模块,用于向屏蔽体外部播放第一语 音信号,以使外部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机械波并进行信号处理。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蔽体,包括上述所述的传 输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上述所述 的屏蔽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蔽体外部的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 信号转换模块以及控制显示模块;
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屏蔽体外部接收第一机械波, 并将所述第一机械波转换回第一电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带有所述 电磁测试信号信息的、能够被所述控制显示模块识别的显示信号;
所述控制显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显示信号。
优选地,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电信号机械波转换模块以及第二 调制解调模块;
所述第二电信号机械波转换模块,用于在屏蔽体外部接收第一机 械波,并将其转换回调制后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块, 用于对所述调制后的第一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第一电信号,以使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能够将其转换为控制显示模块能够识别的显示信 号。
优选地,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机械波为声波时包括第二语音 识别模块以及第二电信号声波转换模块;
所述第二电信号声波转换模块,用于在屏蔽体外部接收第一语音 信号;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转换回第一 电信号,以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能够将其转换为控制显示模块能够识 别的显示信号。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