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及固体粉末在潜指纹提取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8637.X | 申请日: | 2016-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文玲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王素花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配位聚合 溶液 固体 粉末 指纹 提取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作为荧光传感器在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 领域,具体涉及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及固体粉末在潜指纹提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征以及纳米尺寸效应而被广泛应用于荧 光标记领域,近年来,其作为荧光传感器用于刑侦现场的快速显现潜指纹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报道的用于指纹显现的纳米发光材料多为稀土离子掺杂 的发光材料以及Ⅱ-Ⅵ族元素组成的半导体量子点。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2011年首次报道了将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 材料用于显现指纹。在暗室条件下,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吸附有上转换材料的指 纹区,可观测到清晰的指纹轮廓。由于上转换发光具有独特的发光机理,可以 排除其他背景荧光的干扰,因此有其独特的灵敏性。但近红外激光造价昂贵且 不宜操作,并且稀土离子对生物体有毒,对刑侦人员有潜在的危害,限制了其 进一步的应用。半导体量子是另一种报道较多的用于指纹显现的荧光材料,其 尺寸一般介于1-10nm,CdTe、CdSe、CdS等半导体量子点已被广泛报道用于指 纹的快速显现。但半导体量子点合成路径一般比较复杂,且不易大量合成,且 Te、Cd属于重金属离子,是已被证实的环境有害物质,不利于广泛推广其应用。 基于以上原因,寻找一种合成方法简单、安全无毒、高灵敏度、荧光强度高的 荧光探针就成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现有的提取指纹的方法大多是现场采集有指纹的客体表面,然后带到一定 条件下观察、提取指纹,提取指纹所需的时间较长、提取指纹的效率较低;另 外,现有的提取指纹的方法只能在无孔的客体表面显现潜在的指纹,而对于像 报纸、木头等有孔或多孔的客体表面显现指纹的效果较差。
而镧系金属由于其在配位中表现出的高配位数和多变的配位方式,使得对 镧系金属的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和调控比过渡金属更为困难,虽然镧系金属有机 框架结构在催化方面有突出的潜在应用,然而事实上,现如今在镧系金属有机 框架方面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其合成和结构特征方面,有关其动态性质方面的 研究仍然较少。再加上镧系金属的磁性行为较过渡金属元素复杂,在很多情况 下虽然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质,但是许多情况下并不能与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结合 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也给镧系金属的配位聚合物磁性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 战。
现有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大多是利用其光学、磁性特性被用来做感应器, 而利用其对生物分子包括蛋白、油脂和氨基酸等物质通过化学偶联或特异性物 理吸附性还没有研究,因而探索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对生物分子的吸附性是配 位聚合物研究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及 固体粉末在潜指纹提取中的应用,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大量合成,可显现不同 个体以及不同客体表面的潜在指纹;可在不同介质中操作,不借助任何仪器即 可直接观测到指纹效果,便于比对保存;合成原料比较廉价,具有环保性和安 全性,无毒无味,不会对操作者带来任何危害;另外,在现场即可采集指纹, 查证时就可用数字设备在现场捕获指纹发光的图像,然后实时传输给数据库; 再者,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纳米颗粒可在不同的介质中操作,使其在无孔和 多孔表面都具有可实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及固体粉末在潜指纹提取中的应用。
所述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为镧系金属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溶液。
所述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溶液为镧系金属氯化物配位聚合物溶液、镧系 金属硝酸盐配位聚合物溶液或镧系金属醋酸化合物配位聚合物溶液。
所述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固体粉末为镧系金属固体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以 上的混合粉末。
所述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固体粉末为镧系金属氯化物配位聚合物固体粉 末、镧系金属硝酸盐配位聚合物固体粉末或镧系金属醋酸化合物配位聚合物固 体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文玲,未经康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