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钻测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微存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8376.1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曾义金;倪卫宁;李继博;张卫;陆黄生;刘双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26 | 分类号: | E21B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井 数据 存储 方法 存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与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钻测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微存储器。
背景技术
随钻测井与常规电缆测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地层数据是在钻井液有轻微入侵或没有入侵的情况下获得的,因而更接近原状地层。在钻井的同时完成地层数据的测试、传输到地面、现场分析、解释,不但节约了钻井周期,而且可以指导钻井,调节钻井轨迹,完善钻井进程因此。井底的信号如何传输到地面是随钻测井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制约随钻测井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
目前随钻测井根据数据传输与否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式。实时传输方式是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把随钻测量的数据及时传输到地面。这种方式对指导钻井,特别是钻井时的地质导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各种数据传输都难以达到把井下大量数据及时有效的传输到地面。
有线传输方式包括电缆传输方式、光纤传输方式和钻杆传输方式。论文1(《智能钻柱信息及电力传输系统的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6,34(5):10-13):电缆随钻信号传输的方法是在钻杆内部下入铠装电缆,传输信号。随着钻井深度的加深,加接单根时必须提出电缆和随钻仪器,或者是预先将电缆线穿插在钻杆内孔中。论文2(《随钻数据传输新技术》,石油仪器,2004,18(6):26-31):光纤传输方式是将具有保护层的光纤下入到井里,从底部随钻仪器连接到地面。光纤的作用与电缆一样。论文3(《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石油机械,2006,34(4):66-70):钻杆传输方式是将导体安装在钻杆内使其成为钻杆整体的一部分。装在钻杆接头的专用连接模块使整个钻柱形成电信号通道,实现数据传输。以上这些方式由于采用有线连接,其优势在于传输速度非常快,远高于无线方式。但是电缆、光纤、专用钻杆连接器都需安装在整个井筒,而钻井时,钻杆在高速旋 转,以上这些都极易损坏。因此这些现有技术多存在共同的缺点可靠性差、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并且经常影响正常钻井过程。以上这些现有技术在实际随钻测井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少。
无线传输方式包括泥浆(即钻井液)脉冲、电磁波和声波三种。其中泥浆脉冲和电磁波方式已经应用到实际随钻测井生产,以泥浆脉冲式使用最为广泛。专利1(《一种用于随钻测量的高速传输发射装置》,公开号:201020298582.3):泥浆脉冲信号发生器主要由泄流阀门或者节流阀构成,当阀门打开和关闭状态时,由钻柱内流向环空的钻井液流速产生变化,就会引起钻杆内的钻井液压力波产生一系列的脉冲,通过打开和关闭阀门把数据加载到这些脉冲上,就可以把数据传输到地面。但泥浆波相当于机械波,其调制方式使其速率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技术报道的最高传输速度也只能达到每秒几十位的数据,难以满足井下测量数据的快速上传。专利2(《一种随钻测量的电磁波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公开号:102251769A):电磁波随钻测量以地层为传输介质或以钻柱为传输导体。井下仪器将测量的数据调制到电磁波载波上,由电磁波发射器在井下发射出去,经过着各种通道传输到地面。地面检波器将检测到的调制了测量数据的电磁波信号,经过处理电路把测量数据解调出来。文献3(《声波传输测试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测控技术,2005,24(11):76278):是利用声波或地震波经过钻杆或地层来传输信号。声波发射系统安装在钻杆上,系统将各种测量数据调制到声波振动信号上,沿钻杆传输到地面,被安装在地面的声波接收系统接收,解调出来。声波传输和电磁波传输一样,不需要泥浆循环,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而其缺点是衰减太快,受环境影响很大,井眼产生的低强度信号和由钻井设备产生的声波和电磁波干扰,使探测信号非常困难,且传输速度较慢。专利3(《一种释放式随钻井下数据上传方法与系统》,公开号:201310191269.8)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通过在钻铤上存放微存储器的方式,钻铤内读写系统将随钻测量的数据转存到微存储器,然后定期或不定期释放微存储器,微存储器进环空跟随泥浆返回地面,也把数据带回地面。具体的,置于地面上的钻井井架20与钻机30带动钻杆40高速旋转,钻杆40带动钻头50快速向地下钻进,在地层内钻凿一个井眼70,切入地下不同的地质构造层,以探明地下地质等情况,钻杆40包括纵向流体通道60,流体通道60的出口经过钻头50的水眼51,钻杆和井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80。设置在钻杆40上的井下随钻测量工具65与随钻投掷短节62连接,其通过 有线连接来获取井下随钻测量工具65实时测量得到的井下测量数据,设置在随钻投掷短节62的无线收发装置63,将获取的测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微型无线收发模块10中。上述的这种井下测量数据采集方式,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尺寸限制、微存储器与钻铤内读写系统的传输方式等等,现有的各种微存储器无法使用,需要发明适应这些特殊应用环境的微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