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8290.9 | 申请日: | 2016-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菲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耐压 锂电池 外壳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其具体涉及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及其生产方 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以其比能量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 子、通讯、电动工具、电动车辆、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及电池外 壳内的正极、集流体、隔膜、电解液及负极,电池外壳主要用于保护电池内部电芯,防止外界 氧气及水分等与电池内部电极和电解液等材料接触。现有的大多数锂电池外壳采用钢壳、 铝壳等金属外壳、铝塑膜软包装外壳或者塑料外壳,但金属外壳重量大、耐腐蚀性和电绝缘 性不好;塑料外壳虽然重量轻、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好,但是由于电池外壳采用的材料为改 性高分子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受高分子链段的移动性及分子链段的自由体积影响,其对 外部水分及氧气的阻隔性不好,从而使电池易产生鼓胀和电极腐蚀;铝塑膜软包装外壳虽 然阻隔性好但是不适于大容量动力锂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及其生产方法,提供的电池外壳 具有优越的防腐性能,且其具有良好的耐撞击性和可靠的绝缘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层、parylene层、硬防划层,所述的铝 层制作为电池外壳的主体部分,所述的铝层的外侧先镀parylene层然后涂覆硬防划层,所 述的铝层的内侧镀parylene层,所述的parylene层包含C型parylene层和N型parylene层, 以及两者的复合层,所述的parylene层包含聚对二甲苯和一氯代聚对二甲苯,所述的C型 parylene层的厚度为20-40μm,所述的N型parylene层的厚度为20-40μm,所述的C型 parylene层和N型parylene层的总厚度为55μm。
上述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的生产方法如下:
第一步:表面预处理:首先对工件的各个表面进行喷砂预处理,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 光、去毛刺,避免后期镀膜出现不均匀的现象,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第二步:清洗,活化:将上一步预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清洗后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进行烘 干,对工件表面的油污和其它杂质清洗干净;然后将烘干后的工件表面使用偶联剂作为活 化剂进行活化处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第三步:掩膜:将上一步处理后的工件待处理面贴胶带处理或者涂覆适量的胶处理,静 置0.5-1小时后,检查是否有漏掩及错掩现象,不良品用箭头贴标示后放到不良品盒中待处 理;
第四步:镀膜:采用气相沉积法为工件镀Parylene膜,Parylene原料在130℃~ 140℃,小于100Pa条件下蒸发;在真空度为10-2-102Pa的真空室里进行沉积,沉积速率 0.1-2μm/h;剩余气体通过冷阱回收;
第五步:使用溶胶凝胶法涂覆硬防划层:使用溶胶凝胶法在Parylene膜外表面涂覆5- 10μmSiO2层,所述的溶胶凝胶法涂覆硬防划层工艺为:首先,将处理剂用水、异丙醇、丁基乙 二醇等醇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处理剂与粘接剂、助剂tego-wet280和丙烯酸树脂复配;接 着,通过喷涂、浸渍,刷涂等方式涂覆在铝壳表面;最后室温干燥至少20分钟后,150~220度 条件下烘烤形成完全交联状态,保持膜厚在0.5~50μm之间;
第六步:去掩膜:将第三步中掩膜撕去,所得的产品即可直接与其它的配件进行焊接组 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腐耐压的锂电池外壳其具有优越的防电解 液腐蚀性能,且具有良好的耐撞击性和可靠的绝缘性。因其铝外壳的壳壁内外表面均镀有 parylene的C层和N层,且在parylene层外层涂覆了硬防划层,如此则没有金属裸露在锂电 池外壳壳壁的表面上,增强了锂电池外壳的绝缘可靠性和耐腐蚀性,并进一步提高了锂电 池外壳的阻隔性,显著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鼓胀、容量衰 减等异常事故概率;同时由于硬防划层的阻挡,减小了电池发生挤压及表面划擦后电池外 壳的破裂面积,保证了使用可靠性,减小电芯与外部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大容量电 池发生燃烧的几率,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菲,未经郭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瓶及其发电瓶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双电荷注入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