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127.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刘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中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G01N27/26;G01N27/30;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浓度 检测 系统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取样装置、酸碱调节装置、氨气发生装置、氨气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氨气检测装置包括氨气检测池,以及位于所述氨气检测池内的吸收液和浸入所述吸收液内的传感器;
氨气自所述氨气发生装置经负压泵或气体循环泵传至所述氨气检测装置;
所述传感器为电导电极或pH电极;
当所述传感器为电导电极时,所述吸收液为含电解质的水溶液;
当所述传感器为pH电极时,所述吸收液为纯净水或强酸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选自能提供质子的酸或能与氨形成络合物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提供质子的酸选自硫酸、磷酸、硝酸、含卤素的酸、硼酸、磺酸类同系物、膦酸类化合物、羧酸类化合物、硫酸氢盐、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能与氨形成络合物的盐选自含铁、钴、镍、铜、锌或银离子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感器为电导电极时,所述吸收液为强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浓度为10uM~1M的高沸点强酸溶液,包括磷酸溶液和硫酸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发生池和/或氨气检测池中设置有气液分离膜或隔板;
和/或,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氨气发生装置和/或氨气检测装置的温度调节装置;
和/或,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电子处理器,所述电子处理器与包括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酸碱调节装置相连接。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铵离子浓度检测设备在透析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铵离子检测系统的透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液再生系统,所述透析液再生系统的透析液流动管路上设有透析液再生系统吸附柱,所述透析液再生系统吸附柱沿透析液流动方向的下端设有外流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铵离子浓度检测系统的取样装置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根铵离子吸附柱,所述铵离子吸附柱位于所述出液口沿透析液流动方向的下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设备还包括将透析液回流至所述透析液再生吸附柱的旁路,所述旁路的进液口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铵离子吸附柱之间;
所述铵离子吸附柱内填充有离子交换和吸附的材料,填充量为10~200g。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包括基于锆基、镁基或钙基的磷酸盐、盐酸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磷酸锆和氧化锆,或磷酸锆、氧化锆和活性炭。
14.一种检测透析液中铵离子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透析液样品,调整其pH值为7~14,然后将所述样品导入氨气发生装置使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将所述氨气转移至氨气检测装置内,通过传感器检测吸收液吸收氨气后电导率或pH值的变化,得到透析液中铵离子浓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透析液样品的pH值为9~1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泵将氨气发生装置中的气体通过气体循环的方式导入氨气检测装置内,气体传输的速度为0.5~500mL/min。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输的速度为50~100mL/min。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中,控制氨气发生装置和氨气检测装置的温度为35~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中,未经李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1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