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及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7121.3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瑞;谭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0 | 分类号: | C01G19/00;C09K2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44103 | 代理人: | 唐瑞玉 |
地址: | 5150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径 分布 可控 羟基 锌粉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锌氨溶液的制备: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氢铵,再加入锌花和氧化剂,在45-60℃下保温反应,过滤得到锌氨溶液;
(2)锡酸盐溶液的制备:取一定量的锡酸钾或锡酸钠溶于纯水中,配制成锡浓度为0.1mol/L-1mol/L的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同时通过添加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调节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的pH值在小于12.5、12.5-13.5或大于13.5的范围内;
(3)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的锌氨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2)所得的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为25-60℃,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0-30分钟,然后固液分离,固体为羟基锡酸锌,溶液为碳酸钾或碳酸钠和氨水混合溶液,将固体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羟基锡酸锌粉体;若步骤(2)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的pH值小于12.5,得到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平均粒径大于5微米;若步骤(2)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的pH值在12.5-13.5之间,得到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2微米;若步骤(2)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的pH值大于13.5,得到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平均粒径小于1微米;
上述步骤(1)各原料的加入量是以制得的锌氨溶液中锌的浓度为0.1-1mol/L计量加入;步骤(3)锡酸钾或锡酸钠溶液和锌氨溶液是以锡:锌的摩尔比为1:1-1.1计量加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氧化剂为氧气、臭氧或过氧化氢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锌花是由金属锌熔化后放入纯水中制备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羟基锡酸锌洗涤时水温为30-90℃,洗涤完成时洗水的pH值为6.5-7.5;羟基锡酸锌的干燥温度为90-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4),该步骤是在上述步骤(3)所得的碳酸钾或碳酸钠和氨水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钙,蒸发,用纯水吸收蒸发气体得到氨水,回用至步骤(1);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固体为碳酸钙,液体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回用至步骤(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5),该步骤是将步骤(4)所得的碳酸钙在900-1200℃下煅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回用至步骤(1),氧化钙回用至步骤(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径分布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氧化钙与混合溶液中碳酸钾或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计量加入。
8.一种粒径分布可控的锡酸锌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所得的羟基锡酸锌在300-400℃下煅烧脱水后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7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热处理沾油回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型材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