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压缩机和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337.8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辉;詹大强;范少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压缩机 缸体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压缩机和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11032070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汽缸冷却结构的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其上下缸体的外圆上设有环槽,且与缸体吸气孔连通。此外,该专利在隔板上设有联通孔,一端与该环槽连通以形成冷媒流动通道,另一端则与制冷系统连接。
然而,这种压缩机缸体的刚度差,而且由于压缩机采用双吸气结构,而其将冷却通道设置在隔板上,从而限制了冷却通道的大小,这会导致冷却冷媒流动的阻力较大,冷却效果不佳,工艺复杂。此外,对于双级压缩这类上下缸体温度差异大的压缩机来说,利用该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无法调节上下缸体的温度,冷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制冷设备、压缩机和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其不但能够保证缸体的刚度,减少冷却冷媒流动阻力,而且还能合理调节上下缸体温度,进而提高压缩机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缸体、隔板和第二缸体;第一缸体的压缩排气侧开设有冷媒进入通道,第一缸体的朝向隔板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冷却凹槽;第二缸体的朝向隔板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冷却凹槽;冷媒进入通道通过隔板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冷却凹槽连通,第一冷却凹槽通过隔板上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冷却凹槽连通;第一冷却凹槽与第一缸体的吸气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第一缸体的端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冷却凹槽,第二缸体的端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冷却凹槽,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冷却凹槽的相邻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孔与一个第二冷却凹槽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冷却凹槽和第二冷却凹槽的个数均为三个。
作为优选,多个第一冷却凹槽沿第一缸体的周向布置。
作为优选,多个第一冷却凹槽布置在一个圆周上。
作为优选,第一缸体为一级压缩缸,第二缸体为二级压缩缸。
作为优选,第一冷却凹槽的总长度小于第二冷却凹槽的总长度。
作为优选,第一冷却凹槽的数量小于第二冷却凹槽的数量。
作为优选,第二缸体为一级压缩缸,第一缸体为二级压缩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压缩机的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中的冷媒进入通道与压缩机的分液器或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在缸体的外圆开环槽冷却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不但保证了缸体的刚度,减少了冷却冷媒流动阻力,而且由于冷媒来回通过第一和第二缸体,因而能够根据第一和第二缸体的实际温度情况,调节第一和第二缸体的温度,使二者达到相近的冷却效果,有助于减少过热压缩,提高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二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泵体组件的M-M向剖视图;
图6是图5的N-N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级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第二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的S-S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缸体;2、隔板;3、第二缸体;4、冷媒进入通道;5、第一冷却凹槽;6、第二冷却凹槽;7、第一连接孔;8、第二连接孔;9、吸气通道;10、下法兰;11、下消音器;12、曲轴;13、下滚子;14、上滚子;15、上法兰;16、上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缸体1、隔板2和第二缸体3。该压缩机缸体冷却结构不仅可用于单吸气双缸压缩机,也适用于双吸气双缸压缩机、双级压缩双缸压缩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压缩机以及制冷机
- 下一篇:滚动转子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