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6324.0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佗;屠立平;张志枫;崔龙涛;黄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特别是生物力学、物理 力学、生物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与中医现代化的不断融合,脉诊仪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
中医脉诊仪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采集脉搏跳动的信息来分析人体 整体生理病理信息的一种仪器。传感器作为脉诊仪的核心部件,即模拟中医 师的切脉,将切脉压力和脉搏搏动压力转换成可方便测量的物理量,以便于 对测得的脉搏信息进行进一步地分析研究。
目前,现有的脉象采集设备不仅体积较大,而且携带不便。脉象采集设 备主要使用有线方式,即通过USB等连接线连接电脑来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 以及进一步地数据分析。然而,有线方式会受到场地等环境的限制,如果数 据线出现故障,则会直接影响脉象采集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方法及系 统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方法,适用于脉诊仪,其中,包括:
步骤S1,所述脉诊仪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指令并与所述智能 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S2,当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启动采集指令,所述脉诊仪向所 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开始执行采集操作;
步骤S3,所述脉诊仪对用户的脉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所述脉 搏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步骤S4,当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停止采集指令时,所述脉诊仪向 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并停止所述采集操作;
步骤S5,所述智能设备保存并分析所述脉搏信息,得到所述脉搏信息对 应的脉图。
优选的,于所述脉诊仪中设定一预设阈值:
则所述智能设备对所述脉诊仪的电量监控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B1,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脉诊仪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B2,所述脉诊仪持续监控电池电量,并在所述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 设阈值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一第三反馈信息;
步骤B3,当接收到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时,所述智能设备提示用户对所述 脉诊仪的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所述脉诊仪的电池。
优选的,所述脉诊仪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建立的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连 接。
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系统,其中,所述脉诊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指令并与所述智能设备 建立无线连接;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启动采集指令,向所 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开始执行采集操作;
采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脉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所述脉搏信 息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停止采集指令时,向 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并停止所述采集操作;
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连接模块、所述第一反馈模块、所述采集模块 和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指令、所 述启动采集指令和所述停止采集指令,以及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反 馈信息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优选的,所述脉诊系统还包括:
电量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持续监控电池电量,并在 所述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一第三反馈信息。
优选的,所述脉诊系统还包括所述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 所述连接请求指令、所述启动采集指令和所述停止采集指令,以及接收所述 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脉诊应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保存并分析所述脉搏信息, 得到所述脉搏信息对应的脉图。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
提示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时, 提示用户对所述脉诊仪的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所述脉诊仪的电池。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无线传输的脉诊方法及系统,脉诊 仪体型小巧,携带方便,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连接智能设备,操作简单,通过 智能设备的显示屏显示被检测者的脉象图,直观且便于后续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于指甲上的脉搏信号采集及数据无线发送装置
- 下一篇:幼儿使用的口腔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