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减肉鸡粪便臭味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5586.5 | 申请日: | 201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厦菁;蒋守群;蒋宗勇;苟钟勇;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18;A23K10/30;A23K20/163;A23K20/28;A23K20/14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减 肉鸡 粪便 臭味 饲料添加剂 预混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减肉鸡粪便臭味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场的污水、畜禽排泄物和恶臭气体对畜禽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恶臭气体是畜牧业对环境污染最直接的表现,但是其带来的危害却常常被忽视。对于畜禽而言,畜禽粪尿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轻则降低空气质量,引起畜舍环境质量降低;重则引起呼吸道、肠道等疾病的发生,畜禽的死亡率提高;而更重要的是畜禽生产中的排泄物产生的恶臭和有害气体会对土壤、水源、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提供途径,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于鸡体内缺少瓜氨酸磷酸合成酶和精氨酸合成酶,因此肉鸡的蛋白质代谢特点是蛋白质经脱氨基作用后生成的氨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主要是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而尿酸向氨的转化这个过程,尿酸酶和脲酶是最为主要的两个酶。肉鸡排泄物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其中大部分的细菌都可以产生脲酶和尿酸酶,大肠杆菌还能够产生其他产氨酶,而乳酸杆菌产生很少脲酶或其他产氨酶。肉鸡的消化道较短,消化率较低,粪便中有25%左右的营养物质被直接排除体外,其中蛋白质在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就是产生这些有害气体的主要微生物。氨气会抑制肉鸡的食欲,降低采食量从而造成鸡只营养不良,降低生长速度;也会损伤呼吸道粘膜和气囊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产生,降低肉鸡的抗病能力。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臭味,鸡只经常吸入后会导致鸡只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因此,如何通过营养途径改善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数量,降低脲酶或者尿酸酶的活性是减少肉鸡粪便中有害气体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发现丝兰提取物、樟科提取物这两种植物提取物有降低脲酶活性的效果。果寡糖和大米蛋白肽有改善肠道有益菌群的作用。本发明使用植物提取物、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有利于降低机体脲酶的活性,提高肠道抗氧化的能力,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数量,减少肉鸡粪便中有害臭气,改善畜舍的饲养环境,最终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保护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减肉鸡粪便臭味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剂。该饲料添加剂预混剂可促进肉鸡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肉鸡肠道健康,有效减少肉鸡排放氨气、硫化氢等臭味气体,改善鸡只的生长环境,降低肉鸡呼吸道和肠道等疾病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消减肉鸡粪便臭味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消减肉鸡粪便臭味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剂,所述预混剂包括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1~3g/k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2g/kg、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125~175mg/kg、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100~300mg/k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3~5g/kg、丝兰提取物60~250mg/kg、樟科提取物200~250mg/kg、果寡糖3~4g/kg、大米蛋白肽15~20g/kg;
所述预混剂的载体是石粉、沸石粉或膨润土。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优选为地衣芽孢杆菌CICC20514和地衣芽孢杆菌CICC23584中的一种;更优选为地衣芽孢杆菌CICC20514;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CICC20822、枯草芽孢杆菌CICC20825和枯草芽孢杆菌CICC20872中的一种;更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CICC20822;
所述的丁酸梭菌优选为丁酸梭菌CICC20036和丁酸梭菌CICC20763中的一种;更优选为丁酸梭菌CICC20036;
所述的屎肠球菌优选为屎肠球菌CICC6078和屎肠球菌CICC20420中的一种;更优选为屎肠球菌CICC6078;
所述的罗伊氏乳杆菌优选为罗伊氏乳杆菌CICC6119和罗伊氏乳杆菌CICC6118中的一种;更优选为罗伊氏乳杆菌CICC61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