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5152.5 | 申请日: | 201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1/00;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传感 专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
背景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当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近年来,随着精密仪器仪表、机械加工设备对光电传感器、感应同步器、 感应报警器等各种传感器抗电磁干扰性能的苛刻需求,这对配套用传感电缆的 抗电磁干扰特性也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上的配套用传感电缆,如数 显仪、记录器等与传感器间连接用电缆,其结构通常为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丝 编织聚氯乙烯护套,该传统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效果较差,常存在“信号传输不 稳定,信号失真、仪器误操作”现象,显然已不能满足一些传感器对抗电磁干 扰特性的苛刻要求。
而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产品存在的以上缺陷,即较好地改善了各种信 号传输的高度稳定性和不失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层、第一屏蔽 层、第二屏蔽层、护套层;
缆芯包括多根导线,每根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 缘层,绕包层包覆在缆芯外部,绕包层采用金属箔绕包而成,第一屏蔽层包覆 在绕包层外部,第一屏蔽层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第二屏蔽层包覆在第一屏蔽 层外部,第二屏蔽层采用金属带绕包而成,第二屏蔽层与第一屏蔽层采用的金 属材料不同,护套层包覆在第二屏蔽层外部。
优选地,缆芯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
优选地,绕包层采用铝箔绕包而成。
优选地,第一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而成。
优选地,第二屏蔽层采用软铜带绕包而成。
优选地,导体采用无氧铜丝绞合而成。
优选地,绝缘层采用低密度聚乙烯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护套层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材料制成。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缆芯外部依次包覆绕包层、第 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绕包层采用铝箔绕包而成,铝箔重叠绕包封闭,保证 屏蔽覆盖率达到100%,绕包层外部设置编织密度较大的编织屏蔽并且重叠绕包 一层金属带,组成三层金属屏蔽结构,充分保证了各种信号传输的高度稳定性 和不失真,能有效避免传统电缆常存在的信号传输不稳定,信号失真、仪器误 操作的弱点。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结构设计合理,屏蔽 效果优异,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保证信号稳定不失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层3、 第一屏蔽层4、第二屏蔽层5、护套层6;
缆芯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每根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1和包覆在导体1 外部的绝缘层2,导体1采用无氧铜丝绞合而成,绝缘层2采用低密度聚乙烯绝 缘材料制成,绕包层3包覆在缆芯外部,绕包层3采用金属箔绕包而成,绕包 层3采用铝箔绕包而成,第一屏蔽层4包覆在绕包层3外部,第一屏蔽层4采 用铜丝编织而成,第二屏蔽层5包覆在第一屏蔽层4外部,第二屏蔽层5采用 软铜带绕包而成,护套层6包覆在第二屏蔽层5外部,护套层6采用聚氯乙烯 绝缘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缆芯外部依次包覆绕包层、 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绕包层采用铝箔绕包而成,铝箔重叠绕包封闭,保 证屏蔽覆盖率达到100%,绕包层外部设置编织密度较大的编织屏蔽并且重叠绕 包一层金属带,组成三层金属屏蔽结构,充分保证了各种信号传输的高度稳定 性和不失真,能有效避免传统电缆常存在的信号传输不稳定,信号失真、仪器 误操作的弱点。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高精度传感专用电缆,结构设计合理,屏 蔽效果优异,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保证信号稳定不失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拖链电缆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锌耐高温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