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4589.7 | 申请日: | 201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威;丁靓;闫永平;郑辉;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28 | 分类号: | A61K8/9728;A61K8/9794;A61K8/9789;A61K8/73;A61Q19/02;A61Q19/08;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灵芝 功效 护肤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1)将芦荟鲜叶去皮、桔梗和白鲜皮,分别在50‑60℃下烘干碾碎成芦荟粉末、桔梗粉末和白鲜皮粉末,加入60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中,煮沸回流提取60‑90min,直接过滤浓缩得到芦荟提取液、桔梗提取液和白鲜皮提取液;(2)将海藻干粉浸入水中,加热搅拌1‑2h,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后,加入60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中,脱脂脱色后,去除乙醇,得到海藻多糖的提取液;(3)将灵芝和松茸打碎后,加入芦荟提取液、桔梗提取液、白鲜皮提取液和海藻多糖的提取液,恒温搅拌2‑3天,经超滤膜过滤得到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的护肤品的美白剂主要为氢醌、曲酸、果酸、熊果苷和Vc衍生物等,但由于细胞毒性强、皮肤渗透性弱、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使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追求绿色环保、回归自然的潮流下,以中草药活性成分为主要原料的多重功效的美白护肤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达到明显美白的美白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两种及以上的络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强效抑制黑色素生成;2.紫外线吸收剂,防止皮肤吸收紫外线后释放内皮素,合成更多的黑色素;3.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对黑色素的促进作用,维持络氨酸酶抑制剂的活性。
中草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的总称,已经有研究证明中草药中也含有能抑制络氨酸酶活性的物质,如丁香酚、姜黄素、没食子酸、表儿茶酸、马齿苋、桑叶、芦荟素、肉桂酸、苦参碱等。
中国专利CN 102283793B(公开日2011.12.21)公开的一种具有美白功能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原料为五倍子炭、黄柏和紫草,将三种原料打细粉后家提取液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地浓缩药液,再加乙醇沉淀后取滤液浓缩即可。中国专利CN104383162A(公开日2015.3.4)公开的一种用于婴儿湿疹的药膏,包含苦参、白鲜皮、白芷、五倍子、芦荟、当归、田七、白茯苓、甘草和玫瑰,得到纯天然中药中作的药膏,该药膏不仅能快速有效的治疗湿疹的作用,还能营养皮肤、美白皮肤、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等作用。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与现有技术的美白剂相比,中草药的合理配方也可以从不同途径全面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具备优异的美白功能,而且无毒副作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小,能改善皮肤的营养与健康,使皮肤洁白柔嫩。但目前中草药的提取物普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有限,需要大量使用才可以对酪氨酸酶达到较强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选用高贵的中草药灵芝和松茸的提取物作为主要功能原理,可以在很少量的情况下达到显著美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灵芝和松茸作为多效美白功能成分,并辅助少量的芦荟、桔梗和白鲜皮等物质,得到纯天然的中草药制备的多效美白护肤品。本发明制备的多效美白护肤品拜托了传统的需添加大量的美白活性成分,只需少量的灵芝和松茸提取物就得到效果显著的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灵芝和松茸的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效美白护肤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灵芝1-5份、松茸1-5份、芦荟2-8份、桔梗2-7份、白鲜皮1-9份、海藻多糖3-10份。
优选地,所述多功效美白护肤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灵芝1-3份、松茸1-3份、芦荟2-6份、桔梗2-5份、白鲜皮1-4份、海藻多糖3-6份。
优选地,所述多功效美白护肤品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洗面奶、乳液或者面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