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分双层式耐磨抗冲击弯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4556.2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朝辉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106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内层 弯管 大弯 小弯 耐磨组合 抗冲击 外层保护 双层式 制备 嵌套 耐磨性 耐磨材料 耐磨性能 输送材料 靠外的 管体 磨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分双层式耐磨抗冲击弯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耐磨抗冲击弯管包括:外层保护弯管(1)以及内层耐磨组合弯管(2),所述内层耐磨组合弯管(2)嵌套在所述外层保护弯管(1)内,所述内层耐磨组合弯管(2)由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组成,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由耐磨性不同的材质构成,所述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组合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环状的管体。本发明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耐磨性能,针对大弯和小弯分别选取不同性能的耐磨材料,并且,考虑到弯管在输送材料时,大弯(靠外的一侧)和小弯的磨损方式是不同的,本发明对内层耐磨大弯进行了特殊设计,从两端A向中间B变厚,并且从两侧C向中间D变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矿山、冶金、电力、石油、煤炭、粮食加工等行业的输送弯管结构,特别是一种两分双层式耐磨抗冲击弯管。
背景技术
弯管的成型技术主要有铸造成型、模压成型等,它们都是依靠成型模具,通过浇注或是热冷压工艺仿形生成的;无论是哪一种机器设备及管道,大部分都用到弯管,主要用以输油、输气、输液、输送粉料等;弯管的材料有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可锻铸铁、碳钢、有色金属及塑料等材质;在建筑、矿山、冶金、电力、石油、煤炭、粮食加工等行业中,物料的输送是通过管道压力输送,输送管受到较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磨损,因此对输送管,特别是连接弯管有较高的综合性能要求;提高弯管的使用寿命,现已成为很难攻克的难题。
弯管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单层高锰钢弯管,也有少量使用双层高铬铸铁弯管;单层高锰钢弯管耐磨性能差,硬度低,安全性低;双层耐磨弯管成本高,质量较好,耐磨性能优,硬度高,安全性高,但性价比不高。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CN104061394A中,公开了一种制造弯曲管件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弯曲管件,包括获得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和第二内部弯曲部件,所述第二内部弯曲部件由具有比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更大的耐磨性的材料制成,并具有横截面,以覆盖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的至少部分内表面;该方法提供将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制造为至少两个部件,其中每个部件具有横截面,该横截面为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的完整的管状截面的相应部分;使至少两个部件沿各自的连接边缘彼此靠近,将第二内部弯曲部件设于内部并与两个部件的至少一个接触;将至少两个部件焊接,以形成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并将所述第二内部弯曲部件封闭在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内。
但是,专利CN104061394A中公开的管件在性价比方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具体而言,该弯曲管件第二内部弯曲部件如果采用半管设计,那么第一外部弯曲管状部件和第二内部弯曲部件在安装牢固程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第二内部弯曲部件为延伸部位就会出现耐磨性差的问题;如果第二内部弯曲部件采用完整管设计,那么第二内部弯曲部件均采用的是同种材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影响经济性。
因此,现有的管件制备方法和相应管件要么制备成本高,要么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难以兼顾成本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高的耐磨、抗冲击的两分双层式耐磨抗冲击弯管。
具体而言,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分双层式耐磨抗冲击弯管,所述耐磨抗冲击弯管包括:外层保护弯管以及内层耐磨组合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耐磨组合弯管嵌套在所述外层保护弯管内,所述内层耐磨组合弯管由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组成,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由耐磨性能不同的材质构成,所述内层耐磨大弯与内层耐磨小弯组合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环状的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保护弯管包括大弯外保护弯管和小弯外保护弯管,所述大弯外保护弯管和小弯外保护弯管焊接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环状的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保护弯管所采用的材料与所述内层耐磨组合弯管所采用的材料彼此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耐磨大弯与所述内层耐磨小弯在彼此扣合形成管体时,二者之间设置预定宽度的填充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朝辉,未经周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死角iPad落地支架
- 下一篇:多通道同层排水集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