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14215.5 | 申请日: | 201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虞跨海;杨茜;许国栋;宋书中;李彩红;张小明;谢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2/10;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3;H01M10/6565;H01M10/657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管理 系统 | ||
1.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体及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具有密封的内腔,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一组电池单体,各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腔的前部设有空气泵,所述一组电池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气泵连通的进风风道,另一侧设有回风风道,所述电池箱体上设有用于将进风通道中的热量散至外界的散热器,进风风道中的经过散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回风风道流向所述空气泵所处空间;所述电池箱体的内腔内还设有换热风道、集风风道,所述集风风道与所述进风风道上下间隔设置,所述集风风道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一组换热风道连通,所述换热风道设置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风道侧围板,所述回风风道由所述电池箱体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与所述风道侧围板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内于所述电池组的前方设有用于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空气泵隔离开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回风风道与所述空气泵所处空间的回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道包括上隔板组件及下隔板组件,上隔板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隔板,下隔板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下隔板,上隔板、下隔板均沿所述电池单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上隔板之间形成连通进风风道的进气通道,相邻的下隔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集风风道的回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远离所述进风风道的一端与回气通道的远离所述集风风道的一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内于所述内腔的后部设有风道后围板,所述风道后围板与电池箱体的后侧板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连通所述的进风风道与回风风道,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后侧板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上设有对所述电池箱体的内腔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空气换热器、半导体制冷器、导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嵌装在所述电池箱体的前侧板上,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外端与所述导热器连接、内端与所述空气换热器连接,所述空气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腔内,所述导热器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风道的前侧设有连通所述空气泵所处空间的第一风道口、后侧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第二风道口,所述集风风道上设有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口的第一阀门、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口的第二阀门及驱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旋转的驱动控制杆,所述驱动控制杆控制所述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中的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个同时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热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2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银贮备电池用化学加热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固件擦除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