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形状记忆环氧大豆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657.8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郭莹莹;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7 | 分类号: | C08G18/67;C08G18/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大豆油 环氧大豆油 形状记忆环 制备 蓖麻油基聚氨酯 基聚合物 固化剂 预聚物 催化剂 形状记忆性能 二异氰酸酯 缓慢升温 蓖麻油 后固化 环氧基 加热套 摩尔比 脱模 脱泡 固化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环氧大豆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在保持形状记忆性能时,韧性较好。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蓖麻油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后缓慢升温至60‑80℃,N2保护下搅拌3h,得到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先将固化剂和催化剂在80‑100℃的加热套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环氧大豆油搅拌,环氧基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在1∶0.5~1∶0.9,得到环氧大豆油基聚合物;将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加入到环氧大豆油基聚合物中,混合均匀脱泡后,先于100~110℃下固化2h,再于120~130℃下后固化3h或以上,冷却至室温脱模,得到形状记忆环氧大豆油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形状记忆环氧大豆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是指具有初始形状,在一定条件下形变被固定下来后,通过热、电、光、磁、化学等外部条件激励,能够恢复初始形状的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智能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形变量大、赋形容易、保温效果好等优点,并且不生锈、质轻价廉且耐用,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应用的一个新的分支点,同时兼具有塑料和橡胶的特性。
由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使得其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航空航天、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电子通讯、印刷包装、生物医用、文体娱乐及日常用品等领域,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是目前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中研究和开发最为活跃的领域。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已开发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还不够理想,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力学强度、耐热性、持久性等性能还有待提高。因此,要想扩展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必须在保持其形状记忆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已成为形状记忆聚合物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树脂既有热固性树脂,也有热塑性树脂,以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也因此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其中,热固性树脂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刚开始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形状记忆材料,其关键是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开发。在众多形状记忆聚合物中,热固性环氧树脂具有尺寸稳定、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以及优秀的形状恢复性能、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优点,空间展开机构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研究发现,它的拉伸强度、储存模量以及Tg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节,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原料种类、组分配比及固化工艺来调节其热转变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高性能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根据国内外在环氧树脂研究的基础上,对环氧大豆油基聚合物固化体系的配方、工艺进行改良,并发现大豆油基聚合物表现出了较好的“形状记忆”效果。以环氧大豆油基聚合物为基体制成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性能优异,虽然可有效地克服形状记忆高聚物强度低、形变回复率小等弱点,但韧性很差,其脆性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影响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发挥。并且形状记忆环氧大豆油基聚合物在折叠-展开回复形状记忆效应上使其脆性问题更加突出,应当对体系进行增强增韧,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常规的环氧树脂增韧方法包括热塑性工程塑料增韧环氧树脂、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和弹性体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增韧、纳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以及刚性高分子原位聚合增韧环氧树脂。
聚氨酯是一种兼具塑料和橡胶特性的一种材料,不同的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状体系聚合物表现出优良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阻尼特性等。本发明以形状记忆大豆油基聚合物为基体,加入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制备形状记忆复合材料,通过大豆油和蓖麻油共同的脂肪链结构使其形成互穿结构,提高大豆油基聚合物的韧性,最终可以得到具备一定强度、韧性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扩大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妥尔油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抑制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