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644.0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平;余章昕;陈光英;韩长日;邵泰明;吴梨君;李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33/28 | 分类号: | C07C233/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571127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罗烷型二萜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海南暗罗(PolyalthialauiMerr.)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罗属(Polyalthia)植物,常为直立灌木。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00种,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亚热带地区,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我国有17种,海南有7种,分别为:细基丸(P.cerasoides),沙煲暗罗(P.consanguinea),海南暗罗(P.laui),陵水暗罗(P.nemoralis),斜脉暗罗(P.plagioneura),香花暗罗(P.rumphii)和暗罗(P.suberosa)。其中,海南暗罗和沙煲暗罗为海南特有种。
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最早是在1988年由Phadnis A. P.等从P.longifolia中分离得到,化学名称为16-hydroxycleroda-3,13(14)E-dien-15-oic acid;1990年Kijjoa A.等从P.viridis中分离得到了5个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16(R)-3,13Z-kolavadien-15,16-olide、Methyl-2E,6E-farnesoate-3,13E-kolavadien-15-oic acid、16(R&S)-3,13Z-kolavadien-15,16olide-2-one、14,15-bisnor-3,11E-kolavadien-13-one、(4→2)-abeo-16(R&S)-2,13Z-kolavadien-15,16-olide-3-ol;1992年Chakraborty M.等从P.longifolia中分离得到了2个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16α-hydroxylcleroda-3,13Z-dien-16,15-olide和4β,16α-dehydroxycleroda-13(14)Z-dien-15,16-olide;1994年Hasan C.等从P.longifolia中分离得到了3个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16-oxocleroda-3,13(14)E-dien-15-oic acid、Kolavenic acid和16β-hydroxycleroda-3,13(14)Z-dien-15,16-olid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A所示:
(A)。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B所示:
(B)。
上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海南暗罗组织经过阴干、粉碎后,用提取溶液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后得浸膏;浸膏中加入蒸馏水悬浮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
②将乙酸乙酯部位先经硅胶柱层析,然后经石油醚-丙酮体系梯度洗脱,合并相同流份,得到丙酮洗脱部分组分1和组分2;
③对组分1进行薄层层析色谱分离,得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A。
上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B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海南暗罗组织经过阴干、粉碎后,用提取溶液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后得浸膏;浸膏中加入蒸馏水悬浮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
②将乙酸乙酯部位先经硅胶柱层析,然后经石油醚-丙酮体系梯度洗脱,合并相同流份,得到丙酮洗脱部分组分1和组分2;
③对组分2依次进行柱层析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B。
其中,海南暗罗组织具体为海南暗罗的根或茎。
上述步骤①中所述的提取溶液为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上述步骤①中所述浸膏与所述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
上述制备化合物A的步骤③中的薄层层析色谱分离采用的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其中乙酸乙酯的体积百分数为10%~30%,优选为25%。
上述制备化合物B的步骤③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为46%H2O和54%MeCN。
上述化合物A和化合物B在增殖抑制肿瘤细胞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