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13576.8 | 申请日: | 2016-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木士春;周煌;张晨雨;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自掺杂 制备 层状结构 自由载流子 边缘缺陷 材料来源 导电类型 导电性能 电子结构 活化处理 活性位点 蔬菜处理 原子掺杂 高活性 可打开 矿物质 能带隙 氨基酸 烘干 酸洗 浸泡 再生 暴露 | ||
1.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蔬菜处理后浸泡于KOH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升温活化处理后,然后酸洗烘干而得,步骤如下:
步骤1):将新鲜的蔬菜用水洗净,简单处理后,切块,置于配置好的KOH溶液中,KOH溶液的浓度为0.3~1.0 mol/L;浸泡时间为24~72h,浸泡;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材料取出,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多孔蓬松块状结构材料;
步骤3):将步骤2)中所得干燥多孔蓬松块状结构材料称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升温活化,冷却降温;所述步骤3)中活化温度600~900℃;活化时间为0.5~3h;
步骤4):所得产物磨碎后,酸洗并进行抽滤,用水洗至中性;
步骤5):将步骤4)所得样品置于真空烘干,即得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
所述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的蔬菜主要包括茄子、黄瓜、莴笋、芹菜、土豆、白萝卜、白菜、香瓜、莲藕、丝瓜、南瓜、瓠子、葫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简单处理为:果菜类蔬菜去皮处理,叶菜类蔬菜去叶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冷冻干燥是在-50~0℃、5~30Pa条件下进行,干燥时间为12~7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升温速率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酸洗为置于酸溶液中60℃~100℃水浴酸洗6~18h。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酸溶液为0.1~0.5 mol/L的H2SO4或HCl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天然多孔及层状结构蔬菜制备多原子自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真空干燥温度为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5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