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3254.3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李金莲;姜振生;康永第;孙振宇;陈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5 | 分类号: | B22D41/015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钢包 烘烤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包烘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在钢包使用前均要对钢包进行烘烤,并预热至1000℃以上。且采用的烘烤装置结构大致相同,即将烧嘴嵌在烤罐盖内,烧嘴下口与烤罐盖平齐,烤罐盖覆盖到钢包上之后,通过烧嘴对钢包进行烘烤。
钢包在烘烤时,烘烤火焰长度较短,较长的只有400~500mm,所以热量不能充分达到钢包的底部,只能靠热辐射作用向钢包底部传热,造成钢包下部凉,上部热,钢包加热后温度不均匀,且上下温差较大。同时由于火焰的长度短,烘烤时从钢包上沿处散失的热量较多,因此会浪费加热能源。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92001159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包烘烤装置”,包括储热式烘烤炉、储热式烧嘴,其中储热式烧嘴的出口凸出于钢包烘烤器盖一段距离设置。该装置有效避开了冷空气带对燃烧火焰的降温影响,但烘烤火焰短,燃烧效率不高,烘烤时间长,煤气使用量高。
申请号为201020544497.0,200820067882.3、200420001639.3和201120540970.2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从余热利用角度提高钢包烘烤效率,但是其烟气排放温度高,蓄热体上下温差大,蓄热体寿命低,而且其结构复杂,生产和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采用可升降烧嘴装置,且烧嘴装置设有多个向下倾斜的螺旋烧嘴喷头,并利用多点烘烤的方式,分别对钢包上、中、下部进行分段加热,可以有效提高钢包底部的烘烤效果,缩短钢包烘烤时间,节省煤气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包括水平旋转后可覆盖在钢包顶部的烘烤器盖体、设于 烘烤器盖体中心部位的烧嘴装置,以及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可旋转支架上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烘烤器盖体设在下横梁上,升降机构设在上横梁上,升降机构通过挂钩连接烧嘴装置,并可带动烧嘴装置上下移动;烧嘴装置上部连接有煤气管道和冷空气管道,下部均匀设置多个螺旋烧嘴喷头,每个螺旋烧嘴喷头的螺旋方向相同,且均向下方倾斜旋转。
所述螺旋烧嘴喷头距离烘烤器盖体下表面300~1000mm。
所述烧嘴装置的最大升降行程为钢包内腔深度+0~1.5m。
基于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的钢包烘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烘烤的钢包移动到烘烤位;烧嘴装置由升降机构提升到烘烤器盖体之上;
2)启动旋转机构,使支架沿轴线转动,并带动烘烤器盖体、升降机构及烧嘴装置同步转动;转动至烘烤器盖体位于钢包正上方停止,烘烤器盖体距离钢包上表面50~100mm;
3)启动升降机构,使烧嘴装置的螺旋烧嘴喷头和烧嘴主管依次穿过烘烤器盖体中部开设的通孔到达钢包内部;
4)开启煤气管道和冷空气管道上的控制阀及流量阀,调节煤气量及空气量,火焰长度为400~500mm;沿钢包高向至少分3个烘烤位置分别进行烘烤作业,3个烘烤位置分别为距钢包内腔底部1.5~2m处、钢包中部及距钢包上沿1~1.5m处;在每个烧烤位置烘烤时间根据钢包的类型和规格确定;
5)烘烤作业完毕后,关闭煤气管道和冷空气管道上的控制阀;启动升降机构,将烧嘴装置提到烘烤器盖体之上;启动旋转机构,将烘烤装置重新旋转到待机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可升降烧嘴装置,且烧嘴装置设有多个向下倾斜的螺旋烧嘴喷头,并利用多点烘烤的方式,分别对钢包上、中、下部进行分段加热,可以有效提高钢包底部的烘烤效果,缩短钢包烘烤时间,节省煤气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螺旋烧嘴钢包烘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螺旋烧嘴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钢包 2.烘烤器盖体 3.烧嘴装置 301.煤气管道 302.冷空气管道 303.挂钩 304.烧嘴主管 305.螺旋烧嘴喷头 4.升降机构 5.旋转机构 501.支架 502.上横梁 503.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斜抽芯强制锁紧机构
- 下一篇:钢包台车横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