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启动子强度和表达模式的特异DNA分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009.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秀萍;刘莎;郭雪娜;王肇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启动子 强度 表达 模式 特异 dna 分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启动子强度和/或表达模式的特异DNA分子。本发明提供的特异DNA分子由RREP区段和/或PCA区段和/或UASGal4pBS区段和/或GAL1p△m2区段和/或ADH1t区段和/或GAL1p区段组成。所述RREP区段、所述PCA区段、所述UASGal4pBS区段和所述GAL1p△m2区段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6自5′末端起第4至12位、第19至27位、第31至208位和第215至660位所示,所述GAL1p区段和所述ADH1t区段的核苷酸序列依次为序列4自5′末端起第185至648位和序列1所示。所述特异DNA分子可调节启动子强度和/或表达模式,实现启动子的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启动子强度和/或表达模式的特异DNA分子。
背景技术
通过基因操作优化或重构细胞代谢网络的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和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前沿方向。在代谢途径改造中,在不影响宿主细胞生理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目标代谢产物合成的最大化,常常需要对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协同调控,因此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设计和构建不同强度的表达调控元件,适时适量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提高代谢途径改造的可预测性,从而简化改造过程,提高代谢工程改造的效率,同时也为构建复杂的生物学系统提供元件基础和技术支持。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元件,对其进行改造是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模式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相对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更为复杂,实现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时序的人工精确调控更为困难。酵母菌,尤其是酿酒酵母,是研究真核生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理想模式系统,对其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研究将为其他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同时,酵母菌也是生物技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微生物,是生产大宗化学品、能源产品、精细化学品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底盘细胞。但在对酵母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中,基因的组成型高表达或代谢产物的过早积累会对细胞产生生理负担,影响最终的产能水平和产能效率,因此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时相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酵母菌中常用诱导型启动子GAL1p实现基因表达的分时相调控,但诱导型启动子GAL1p的诱导表达强度和敏感性比较低,不能快速启动目标基因的表达;同时受葡萄糖的严格阻遏。在实际的发酵工业中葡萄糖是最为常用的发酵原料,发酵体系中葡萄糖的存在将严格阻遏诱导型启动子GAL1p调控下的基因表达,给发酵工艺的控制带来困难,从而限制了该诱导表达系统的实际应用。可见,对启动子主要功能区进行理性设计和改造,实现启动子强度和表达模式的多样化,对满足酵母菌代谢工程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调节诱导型启动子GAL1p强度和/或表达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特异DNA分子甲。
本发明所提供的特异DNA分子甲,为DNA分子Ⅰ、DNA分子Ⅱ、DNA分子Ⅲ、DNA分子Ⅳ或DNA分子Ⅴ。
所述DNA分子Ⅰ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可包括:RREP区段、PCA区段、UASGal4pBS区段和GAL1p△m2区段。
所述DNA分子Ⅱ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可包括:所述RREP区段、所述UASGal4pBS区段和所述GAL1p△m2区段。
所述DNA分子Ⅲ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可包括:所述PCA区段、所述UASGal4pBS区段和所述GAL1p△m2区段。
所述DNA分子Ⅳ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可包括:所述UASGal4pBS区段和所述GAL1p△m2区段。
所述DNA分子Ⅴ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可包括:所述UASGal4pBS区段和GAL1p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