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985.6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崔盈贤;杨光;何春百;赵文森;赵娟;田冀;朱玥珺;吕鑫;薛新生;王大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4;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模型 模拟地层 吞吐采油 物理模拟 吞吐方式 流体 稠油油田 待测目标 效果数据 影响结果 注入气体 原油 抽真空 溶解气 实验用 排出 吸入 吸水 焖井 饱和 量化 油田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1)将实验用的岩心模型内部抽真空;2)向岩心模型中吸入模拟地层水,直至岩心模型吸水达到饱和为止;3)向岩心模型中注入原油,直至岩心模型中不再排出模拟地层水为止;4)根据待测目标油田的溶解气油比数据和岩心模型产出模拟地层水体积,计算出需要注入岩心模型中的气体体积;5)向岩心模型中注入气体;6)向岩心模型中注入吞吐流体,并关闭岩心模型,模拟焖井过程;7)待达到实验时间后,打开岩心模型进行吞吐流体和原油的喷吐,完成一次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本发明可进行不同吞吐方式的实验,进而获得不同注入参数的影响结果或量化对比各参数之间的效果数据,为不同吞吐方式开发稠油油田提供了可靠地评价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油田开发实验领域。
背景技术
吞吐采油是指在注入压力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向油井中注入吞吐流体(如蒸汽、化学剂等),然后关井、焖井一段时间,让注入流体尽可能的与地层流体和岩石充分作用,待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此时停留在地层中的注入流体混同原油一起流出井口,完成喷吐过程。吞吐采油过程中注入流体类型、流体注入量、焖井时间和流体注入速度等参数均会对油田的开发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确定合理的注入参数。目前注入参数的确定主要依靠理论计算、数值方法模拟、现场经验和吞吐模拟实验。其中,在进行吞吐模拟实验时,由于吞吐过程既要实现注入又要确保可以回吐,因此需要充足的弹性,而地层中水、原油和岩石本身的可压缩性很小,使得室内开展的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的模型通常较大,需借助足够大的空间来建立弹性能,因此完成一次吞吐实验即耗时又耗力且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不受实验模型体积限制且能够进行多种参数测定的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实验用的岩心模型内部抽真空;
2)向岩心模型中吸入模拟地层水,直至岩心模型吸水达到饱和为止;
3)向吸入模拟地层水达到饱和的岩心模型中注入原油,直至岩心模型中不再排出模拟地层水为止;
4)根据待测目标油田的溶解气油比数据和岩心模型产出模拟地层水体积,计算出需要注入岩心模型中的气体体积;
5)向岩心模型中注入气体,直至岩心模型中的压力达到待测目标油藏压力;
6)向岩心模型中注入吞吐流体,并关闭岩心模型,模拟焖井过程;
7)待达到实验时间后,打开岩心模型进行吞吐流体和原油的喷吐,进而完成一次待测目标油田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
吞吐流体为热介质或化学剂。
注入岩心模型中的气体为氮气或天然气。
注入岩心模型中的气体为混合有甲烷、乙烷和丙烷的溶解气。
一种物理模拟吞吐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水中间容器、一油中间容器和一气体中间容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水中间容器、所述油中间容器和所述气体中间容器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一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阀门通过一管路与一设置在恒温箱内的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二阀门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至少一个岩心模型的进口连通,所述岩心模型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管路与一蒸汽发生器和/或一化学中间容器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还通过管路与一接收器连通。
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上均设置有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