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李子树嫁接红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12652.3 申请日: 2016-02-29
公开(公告)号: CN105724068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发明(设计)人: 沈停成 申请(专利权)人: 金寨县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6 分类号: A01G1/06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地址: 2373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李子 嫁接 红梅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野李子树嫁接红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砧枝选择

按从属关系,野李子树选直径10-15厘米、生长健壮、无伤疤且基部光滑的枝8-10个做为砧枝,其余枝全部疏除,砧枝留15-20厘米剪截,并将剪锯口削平;

(二)选削接穗

(1)选接穗

接穗应选择无病虫,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1年生红梅壮枝,去掉枝条下部的隐芽部分,粗度以0.6-O.8厘米为宜,并根据砧枝和接穗的粗细适当选用,接穗长度以6-8厘米为宜;

(2)副接穗

选好接穗后,用嫁接刀将接穗下部削成楔形的斜面,削面长3-4厘米,一边稍厚,削面要平,以利接口愈合;

(三)嫁接与绑扎

(1)嫁接

用劈接刀将砧枝从中间劈开,劈口的长短以接穗插入劈口中,上端露出0.5厘米“白色斜面”为宜,将接穗斜面稍厚的一面放在砧木劈口的外侧,插入劈口中,并使接穗与砧枝的形成层对齐,注意砧枝的刀口一定要齐,否则影响嫁接成活率;

(2)绑扎

用3厘米宽的塑料膜绑扎,绑扎时要先从劈接口的下部向上部缠绕,将接穗绑扎牢固,并将接穗全部缠绕包严;这样可使接穗不失水分,并不用解绑,接穗芽子自己能长出来,有利于接穗成活,提高嫁接成活率;

(四)嫁接后的管理

(1)抹芽

嫁接成活后,凡是砧枝上生长的萌芽应全部抹芽,并不断检查,发现萌芽,及时抹掉,以利新梢生长;

(2)绑扎

新梢由于劈接口部位,固定力差,易受风吹摇摆而断折,所以当新梢长到20厘米长时,要进行新梢绑扎;用细竹棍或树条,一端与砧枝绑扎,另一端与新梢绑扎固定;

(3)加强肥水管理

当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每隔7-10天,可用含量为0.3%-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有利于新梢生长;如土壤干旱,需及时灌水;

(4)病虫防治

使嫁接后的杏树健壮生长,用专用杀菌剂防治细菌穿孔病,用2000倍的灭幼脲三号防治鳞翅目害虫;

上述专用杀菌剂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去离子水500g、乳化剂5g、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g、顺式氯氰菊酯5g、中性洗衣粉4g、井冈霉素8g、复硝酚钠4g、辣椒粉5g、荷叶提取物3g、生姜提取物3g、槐角提取物3g、升麻提取物3g、苦参碱5g、山嵛酸甘油酯3g、苯甲酸3g、松花粉3g、皂素3g、萘乙酸3g、香豆素3g、紫甘薯花青素3g、尼泊金乙酯3g;制备时将去离子水加温至50-65℃,放入剩余的其它组分,连续搅拌1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李子树嫁接红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穗选择好后,于嫁接前对接穗进行消毒处理,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10分钟,消毒液选用以下用量的组分配制而成:

去离子水1000g、乳化剂5g、氯溴异氰尿酸20g、贯众提取物3g、紫苏提取物3g、柏树皮提取物3g、鱼藤提取物3g、苦参碱5g、阿莫西林5g、克拉维酸4g、替加环素3g、顺式氯氰菊酯5g、复硝酚钠4g、苯甲酸3g、硫酸铜3g、妥布霉素3g、紫甘薯花青素3g、尼泊金乙酯3g;制备时将去离子水加温至50-65℃,放入剩余的其他组分,连续搅拌1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金寨县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6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