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617.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安;叶林;吕德威;林仲亮;刘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导伦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信息 码信息 独立服务器 增强现实 二维码 内容识别 数据库 摄像头扫描 云端服务器 场景 数据内容 行为信息 用户使用 融合 介接 配送 记录 匹配 连结 视频 指令 情景 学习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用户使用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及AR码信息;步骤102,对二维码信息进行判断,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记录此二维码信息;步骤103,进行AR码判断,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记录AR码信息;步骤2a,对二维码信息进行处理后;步骤2b,对AR码信息进行处理后;步骤2c,生成TOI码同时与云端服务器、本地独立服务器介接与沟通;步骤301,本地独立服务器连结建立,分析TOI码的内容并执行指令;步骤302,本地独立服务器配送TOI码指定的视频或数据内容;步骤303,结合处理后的二维码信息或AR码信息与场景,进行情景匹配;以及步骤304,基于场景与行为信息进行增强现实呈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增强现实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的主要识别对象是现实实体,其优势在于与现实场景的无缝融合给使用者带来了增强的感官体验,但由于增强现实的识别对象需要预置到数据库中,限制了增强现实的推广应用速度。当前二维码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配套形成了广阔的内容资源,但其内容资源的展示应用形式又受限于二维码的一般应用模式。
现有的增强现实扫描技术需要对扫描对象建立识别数据库,这一建立识别数据库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技术与推广工作,实现成本很高。
现有的二维码扫描技术一般有两种内容推送方式,即内容链接方式或应用加载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个缺点,内容展示为传统的应用APP效果,无法与现实场景融合,分离了用户现实体验,从而降低了用户对内容的进一步探知或使用意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用户体验好的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用户使用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及AR码信息,同时记录场景与行为信息;
步骤102,对二维码信息进行判断,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记录此二维码信息;若无二维码信息,进入步骤103;若有二维码信息,进入步骤2a;
步骤103,进行AR码判断,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记录AR码信息;若有AR码信息,进入步骤2b;若无AR码信息,结束;
步骤2a,对二维码信息进行处理后,执行步骤2c;
步骤2b,对AR码信息进行处理后,执行步骤2c;
步骤2c,生成TOI码同时与云端服务器、本地独立服务器介接与沟通;
步骤301,本地独立服务器连结建立,分析TOI码的内容并执行指令;
步骤302,本地独立服务器配送TOI码指定的视频或数据内容;
步骤303,结合处理后的二维码信息或AR码信息与场景,进行情景匹配,并将匹配和视频或数据内容结果推荐给用户;以及
步骤304,基于场景与行为信息进行增强现实呈现。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二维码及AR码内容识别与学习并以增强现实实现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2a,具有:
步骤2a-1,若有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信息的内容资源进行爬取;以及
步骤2a-2,对爬取到的内容资源进行学习,提取特征标签,进行二维码内容标注,并记录入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导伦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导伦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