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2027.9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梅;徐佳;李学良;张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5/30 | 分类号: | C07C255/30;C07C253/30;B01J31/02;C07C205/16;C07C201/12;C07F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合成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确切地说是一种杂环(2E)-3-氨基-2-氰基-3-甲氧基-2-丙烯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E)-3-氨基-2-氰基-3-甲氧基-2-丙酸甲酯化合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合成 方法已有文献报道【1-2】:
参考文献:
1.Productsubclass9:1-nitrogen-functionalized1-(organooxy)alk-1- enes(keteneO,N-acetals)Kantlehner,W.,ScienceofSynthesis(2006),24,337-440.
2.Reactionsofdicyanoaceticacidesterswithalcohols,thiols,and hydrohalogenicacidsNeidlein,Richard;Kikelj,Danijel,ChemischeBerichte (1988),121(10),1817-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不对称合成领域特别是制备手性药物提供一种高效催化剂所需的 化合物配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遴选相应的原料并建立相应的方法合成手性催化剂配 体。
(一)本发明所称的手性化合物是以下化学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化学名称:(2E)-3-氨基-2-氰基-3-甲氧基-2-丙烯酸甲酯。
该化合物(Ⅰ)的合成方法是四氰基乙烯与一水合乙酸铜在无水甲醇溶液中反应,
该化学反应式如下:
本氮化合物(Ⅰ)合成方法包括合成、分离和纯化,所述的合成是称取0.6420g (0.005mol)四氰基乙烯放入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无水甲醇并搅拌使其溶解;将 0.5000g(0.0025mol)一水合乙酸铜加入上述溶液,加热回流48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反应 溶液,滤液自然挥发,数天后有棕色晶体析出;将晶体用石油醚和正己烷冲洗3次,真空干燥 30min,得目标产物。
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可推测如下:
四氰乙烯在大量路易斯酸Cu(OAc)2·H2O及甲醇溶液中产生中间体2,2-二氰基乙 酸,然后,羧基与一分子甲醇分子缩合形成甲酯,氰基与另一分子甲醇缩合形成目标化合物 I。
本氮化合物的制备,采用简易,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一步合成杂环氮化合物,经 X-衍射,NMR,IR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其作为催化剂在苯甲醛的亨利反应中及腈硅化反 应中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其转化率分别为97%,92%。
附图说明
图1是氮化合物(I)的单晶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E)-3-氨基-2-氰基-3-甲氧基-2-丙烯酸甲酯的制备
称取0.6420g(0.005mol)四氰基乙烯放入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无水甲醇并 搅拌使其溶解;将0.5000g(0.0025mol)一水合乙酸铜加入上述溶液,加热回流48h;反应结 束后趁热过滤反应溶液,滤液自然挥发,数天后有棕色晶体析出;将晶体用石油醚和正己烷 冲洗3次,真空干燥30min,得目标产物,产率为26%,熔点128-130℃。元素分析数据 C6H8N2O3,理论值:C:46.11%;H:5.12%;N:17.93%;实测值:C46.09%;H:4.87%;N: 18.34%;红外光谱数据(KBr,cm-1):3185,2212,1676,1646,1515,1505,1435,1394,1319, 1195,
1117,1056,981,920,779。
氮化合物晶体数据如下:
晶体典型的键长数据:
晶体典型的键角数据:
亨利反应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