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敏感因素分析的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004.8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武宝会;牛国平;薛大禹;贾晓静;李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敏感 因素 分析 scr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因素分析的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时间间隔采集SCR脱硝系统运行的历史参数样本,计算各运行参数不同时刻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系数,然后根据得到的敏感系数绘制各运行参数与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性曲线;2)根据步骤1)绘制的脱硝反应器敏感性曲线确定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若干个主要敏感因素;3)根据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若干个主要敏感因素计算得到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预测值;4)根据步骤3)得到的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预测值采用串级PID控制系统控制SCR脱硝系统的喷氨量,实现对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本发明能够实时、快速、有效的对SCR脱硝系统中喷氨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CR脱硝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敏感因素分析的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CR脱硝技术通过还原剂氨,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由于SCR脱硝技术成熟、对锅炉运行影响较小、没有副产品、脱硝效率高等优点,在电厂脱硝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CR脱硝系统运行中要求反应器出口NOx长时间稳定达到环保要求,因此对喷入反应器中的还原剂氨量有较高的要求,喷入量过少,将使得反应器出口NOx超出环保要求;喷入量过多,不但造成浪费,还将导致SCR出口氨逃逸超标,严重影响脱硝系统及下游设备的正常运行。从已投运的SCR脱硝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喷氨量控制效果多数并不理想,甚至部分自动控制不能正常投入。
导致SCR脱硝系统控制效果差的原因除了脱硝设备原因外,脱硝系统大惯性,大延时的特点是重要因素。由于烟气成分测量一般用取样泵通过伴热管线,将烟道内的烟气抽出至分析仪内,再经分析得出测量结果。从实际应用来看,其取样泵的取样能力限制,伴热取样管线往往较长,使得烟气的取样时间很长,从而使得烟气成分参数的测量具有较严重的滞后性。此外,引起反应器出口NOx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反应器入口NOx的大幅变化,尤其是负荷发生变化时尤为严重。针对SCR脱硝系统的特点,单纯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仅依靠测量获得的反应器出、入口NOx、烟气量和喷氨量数据等已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敏感因素分析的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快速、有效的对SCR脱硝系统中喷氨量进行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敏感因素分析的SCR脱硝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时间间隔采集SCR脱硝系统运行参数的历史样本,再根据所述SCR脱硝系统运行参数的历史样本得各运行参数在不同时刻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系数,然后根据得到的敏感系数绘制各运行参数与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性曲线;
2)根据步骤1)绘制的运行参数与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性曲线确定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若干个主要敏感因素;
3)根据步骤2)得到的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若干个主要敏感因素计算得到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预测值;
4)根据步骤3)得到的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预测值采用串级PID控制系统控制SCR脱硝系统的喷氨量,实现对SCR脱硝系统的控制。
运行参数u影响m时间后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敏感系数Em的表达式为:
其中,u(t)为t时刻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参数的数值,NOx(t+m)为t+m时刻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数值,N为历史参数样本的数量,u0和NOx0分别为影响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参数的平均数值以及脱硝反应器入口NOx的平均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