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叶茶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11903.6 申请日: 2016-02-29
公开(公告)号: CN10563901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王一飞;王巧利;马婧;廖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61K36/9066;A61P13/12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刘晔
地址: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艾叶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叶茶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文化产业也 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并逐渐形成灿烂夺目的茶文化。近年来,人们 对养生之道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以茶养生之道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草茶是指将植物之根、茎、叶、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冲泡,而产生芳香味道 的草本茶。由于花草茶相较于红茶、绿茶和黑茶等单一成分的茶,其在成分和功效的选择更 具灵活性,其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差的口感,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同时由于其具有 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饮用的优点而广泛用于辅助治疗各种顽固的慢性疾病。因此,花草茶 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220778.3公开了一种暖胃保健茶包,所述保健茶包由干姜、 伍党参、甘草、白求、丁香、高良姜、山奈、茴香、桂枝和红茶等原料组成,制备得到的保健茶 包清新宜人、利于入口,对胃痛虚寒者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为广大胃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有 效的暖胃保健茶。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554608.4公开了一种降血糖的茶包,所述茶包由桑叶、玉米 须、甘草和芦根等原料组成,制备得到的茶包具有天然无毒副作用,饮用方便,而且具有显 著的降血糖和抑制血脂升高的功效,是一种具有良好降血糖效果的保健茶包。

中国专利CN103461565B公开了一种冬季养身早茶袋泡茶,所述袋泡茶由秋茶绿茶 颗粒、甘草颗粒、枸杞子颗粒和灵芝颗粒组成,制备得到的养身早茶袋泡茶具有具有颗粒均 匀、营养滋补,口感清新自然,回味醇厚等特点,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冬季皮肤瘙痒、冷感、 哮喘等症具有辅助缓解作用。

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由多种原因和病理类型组 成。其临床的主要症状为浮肿、蛋白尿、血尿,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转化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等慢性疾病。基于慢性肾炎病程长,反复发病和难治愈的特点,就目前治疗效果而言,中医 治疗效果优于西医。但是,由于中药适口性较差,味道较难闻的缺点,大大的限制了中药对 慢性肾炎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叶茶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艾叶茶 包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益肾升阳的功效,具有调节人体体质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对 慢性肾炎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叶茶包,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

艾叶20-30份、薏苡仁5-15份、山药8-18份、黄芪4-8份、槐花14-24份、杜仲12-22份、川 芎10-16份、郁金4-10份、葛根5-10份、巴戟天2-8份和甘草8-16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叶茶包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

艾叶28份、薏苡仁8份、山药14份、黄芪6份、槐花20份、杜仲16份、川芎12份、郁金6份、葛 根8份、巴戟天6份和甘草10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艾叶茶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薏苡仁和山药洗净,加入上述药材总重量3-5倍的水,加热提取2-3次,每次1-2h, 过滤,合并滤液;

S2将黄芪、杜仲、川芎、郁金、葛根、巴戟天和甘草粉碎,加入上述药材粗粉总重量3-5倍 的水,加热提取2-3次,每次2-4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艾叶和槐花洗净,在60-65℃干燥,得混合物I;

S4将步骤S1得到的滤液与步骤S2得到的滤液混合,在60-65℃条件下将滤液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微波真空干燥,与步骤S3得到的混合物I混合,装袋,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提取温度为70-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提取温度为85-9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微波真空干燥的功率为550-650W。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微波真空干燥的功率为600W。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微波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50-70KPa,干燥时间为10- 2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