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式跌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1892.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季洪金;朱虹;唐群;刘巧萍;唐颢;车东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跌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阶梯式跌水井。
背景技术
阶梯式跌水井是消除由于管道高差引起的高流速对管道、检查井底板的冲 击,若不设跌水井,长期以往,会造成管道、检查井的损坏,甚至井底掏空。
一般来说,目前阶梯式跌水井进水管和出水管成一直线,没有即跌水又转 折的跌水井,也没有三通、四通跌水井,没有通气管。因此,目前国家通用图 中跌水井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进水管和出水管成一直线,没有即跌水又转折的跌水井;
2、没有三通、四通跌水井,即二根或三根进水管与出水管组成的交汇井。 当工程中碰到上述情况时,只能将该节点的上游检查井做成跌水井,再将该节 点做成转折井或三通、四通交汇井,因此,势必增加了上游检查井和管道的埋 深,工程造价也相应增加;
3、进入跌水井必须借用井内的爬梯或脚窝,一般地面至井底很深,对于 养护工人操作时及其不安全;
4、水流跌落过程中,水流里面的气体会溢出,没有透气管。因此,需要 一种新的跌水井设计方法来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跌水又能实现水流转折的 阶梯式跌水井,其包括井体,沿着跌水井的内壁设置旋转楼梯(本发明的旋转 楼梯由于日后也兼用于下人检修,因此旋转楼梯的宽度、标高均参照民建楼 梯);所述跌水井还设置至少两进水管及至少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 之间呈任意夹角,用于当水流从任意方向进入井体,均能从同一侧沿旋转阶梯 跌落井底后流出;在所述旋转楼梯的顶部位置处并排设有两检查井盖,其中一 所述检查井盖与旋转楼梯的第一级平台相通,另一所述检查井盖的中心正对中 隔墙的中央;在所述跌水井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直接跌落井底的中隔 墙,所述中隔墙的中心开设有孔洞;贴着所述跌水井的顶板还配置有用于排气 的透气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楼梯的第一级平台的顶标高低于所述进水管的 管内底标高(一般满足结构孔口加固的配筋即可)。将进水管标高与旋转楼梯 标高做好衔接,可实现水流更顺畅地从任意方向经进水管进入跌水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跌水井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直接跌落井底 的中隔墙,所述中隔墙的中心开设有孔洞。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隔墙中心开 设孔洞,上可至地面,下可至井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处还设置有可拆卸的不锈钢平板 格网。这样可避免管道内的固体物质直接进入跌水井的旋转楼梯。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着所述跌水井的顶板还配置有用于排气的透气管。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 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阶梯式跌水井设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既能实现大幅跌水又 同时实现跌水转折的阶梯式跌水井,也解决了现有的跌水井没有三通、四通时 的水流转折问题;另外还减少上游检查井和管道埋深的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 价,同时还提高了运营的安全性。
2、跌水旋转楼梯日后可作为下井检修的通道,从最上层逐级走向井底, 替代常规爬梯或脚窝,提高了养护工人下井操作的安全性。
3、进一步地,由于水流跌落后,水流里面的气体会溢出,因此本次发明 的阶梯式跌水井还配置了相应的透气管,用于排出气体。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阶梯式跌水井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阶梯式跌水井-0.60m平台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阶梯式跌水井-2.40m平台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阶梯式跌水井-5.25m平台的平面结构图。
图5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1中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井体1;旋转楼梯2;中隔墙3;检查井盖4;检查井盖 5;进水管6;出水管7;透气管8;罩型透气孔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