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1763.2 | 申请日: | 2016-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钟兴福;吴应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地面 除砂 装置 | ||
1.一种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器,用于连接井口和热介质接口管,以对进入的原油混合加温降粘后 输出;
膨胀缓冲罐,包括空心且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合器连 接的进液管,在顶部设置有排出原油中气体的排气管,在底部设置有排出静置 后沉淀泥砂的第一排砂管,在侧面设置有排出初步沉淀原油的第一排液管;
液固分离器,与所述第一排液管连接,其通过旋流的方式对接收的原油进 行液固离心分离,且在顶部设置有排出分离后原油的第二排液管,在底部设置 有接收分离后泥砂的固体接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体接收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砂管,所述所述第二排砂管与所述第 一排砂管连接,连接后的所述第一排砂管和第二排砂管将泥砂送至泥砂处理装 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汽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液体排出管的管体通过气液掺混器连接,使所 述液体排出管排出的液体成为气液混合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出口处设置有提高原油输送压力的加压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接口管输入的介质为热水、蒸汽或稀释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缓冲罐和所述液固分离器构成一个除砂装置,在一个所述除砂装 置中设置有多个所述除砂装置,各所述除砂装置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体接收箱为上部至底部逐步收缩的漏斗形,且所述固体接收箱与所 述液固分离器的连接口直径为所述固体接收箱上部直径的1/4~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砂管和所述第二排砂管的输出至所述泥砂清洗装置的管路上 安装有泥砂输送装置,所述泥砂输送装置为带有螺旋式叶片的绞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固分离器包括分离罐、排油管和排砂口,所述分离罐的上部为圆柱 形下部为收缩的锥形,所述第一排液管倾斜地与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连接,所述 排油管安装在所述分离罐的上部圆心处且连接端插入所述分离罐内,所述排砂 口安装在所述分离罐下部的锥形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田地面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液管与所述分离罐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10~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7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音器的改进方法及高压微音器
- 下一篇: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