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1024.3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成;张广辉;宋婉玲;刘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2/00;A01G17/00;A01N65/44;A01N47/28;A01P1/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当归 银杏 林下套种 根茎 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系统平衡 有效物质含量 林下种植 水肥管理 土层结构 土地成本 营养转换 种子处理 银杏林 除草 采收 定苗 间苗 膨大 撒播 松土 条播 土地资源 套种 病虫害 地块 松动 整地 耕作 空缺 栽种 水土流失 播种 闲置 覆盖率 水源 土壤 补充 防治 土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经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条播或者撒播、间苗定苗、中耕除草、水肥管理、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播种后2年即可按常规采收。银杏林下种植当归,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补充1~5龄银杏树产生的价值空缺,降低土地成本。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银杏林套种当归,能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当归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当归的根茎强壮粗大、长势迅速。在耕作中,松动土壤利于改善土层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覆盖率,涵养水源,防止严重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增加银杏林间栽种种类,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银杏成材之前主要是扩大树冠、树干变粗的过程,这段时期若将银杏林荒置,则未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银杏是多年生落叶深根木本植物,具有明显的绿叶期和落叶期交替循环的特点。从银杏生育期看,银杏从春季开叶到落叶的时间为190天,有近半年的时间处于落叶期,也是银杏园间作的良好时机。利用银杏的绿叶期和落叶期交替循环的特点,在银杏绿叶期可套种阴性作物,在银杏落叶期可套种阳性作物。
当归为短期生长药材,当归收获后,银杏林还可以套种其他短期药材,可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当归喜气候凉爽和湿润环境,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
因此,若能将当归套种在银杏林中,既避免了银杏林的荒置浪费,又能在低投资下提高农户收入。
发明内容
为解决银杏林的荒置浪费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以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选地整地:7月上旬,在银杏林地中选阴凉、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除掉杂草,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日晒风化熟化,于栽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药渣2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kg、复合肥20kg,翻入土中作基肥;播种前再浅耕1次,在两行银杏树之间作成宽1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在畦面按常规撒上辛硫磷颗粒剂,四周开好排水沟;
(2)种子处理:选择纯度≥80%、净度≥80%、含水量≤15%、发芽率≥50%,外观橘黄至黄褐色、无霉变的种子,除去杂质、霉变、虫伤的种子;将种子置入水中,搅拌后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秕籽,将沉底的饱满种子浸24h之后,取出按每kg种子拌入2kg细土或细沙,再拌入10g多菌灵或恶霉灵进行消毒;
(3)条播:在步骤(1)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cm开2~3cm深的沟,按每亩用种量为1~1.5kg,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种到沟中,覆土0.2~0.5cm,再覆上1cm的松针或枯草,有利于保湿,盖好后浇透水;
或者,撒播:按每亩用种量为1~1.5kg,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撒在畦面上,覆土0.2~0.5cm,再覆上1cm的松针或枯草,有利于保湿,盖好后浇透水,有利于种子发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用于汽车自适应大灯控制系统的电路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