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池塘生物清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0782.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曼红;姜仁军;陶大勇;王选东;王时伟;任道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33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池塘 生物 清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池塘清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池塘生物清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发生,淤泥过厚、水味腥臭、有害藻类过度繁殖、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威胁鱼类健康,影响鱼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虽然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各种微生物以及底排污等措施来改善水质,但是从富营养化程度来看,水体各营养状态指数比其以前并未下降。可见养殖水体一旦形成富营养化就很难彻底恢复。
消除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负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或这几种方法相结合来处理内源性污染。底排污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补充,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机械清淤的方法成本过高,且对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只能起到延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养殖池塘水质逐渐恶化的问题。微生物处理的方法由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养殖池塘常用的方法,但是养殖池塘每天投饵量大,鱼类排泄的废物多,还有众多其它影响因素,其治理方法并不能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
目前有人利用常用的几种微生物净化养殖水体,通过微生物对造成富营养化的某种或几种有机物污染物的吸收利用,控制藻类过度繁殖,消除底泥,但微生物对内源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远远小于养殖生物每天排放的粪便。在中国专利公报上曾公开了一种“一种利用微生物有效控制藻类水华的方法”的发明创造,其申请号201110021920.8,该方法利用芽孢杆菌、不动杆菌、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菌液按比例混合投放到养殖池塘,对养殖池塘水体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是:TN为83.1%,TP为92.1%,COD为79.1%,Chla为90.1%,但在集约化养殖池塘的清淤速度还是显慢了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殖池塘生物清淤的方法,利用由四川华腾水产生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的微生物和底栖鱼类用来养殖池塘的清淤,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更适用于精养殖池塘的清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殖池塘生物清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养殖池塘的水位达到100cm后,每亩投放规格为500克的鲢鱼和鳙鱼各为100尾,规格为30克的鲤鱼200尾,规格为30克的鲫鱼800尾;
S2、将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液体菌液按体积比例为1-3∶1-2∶1-3的比例混合成混合菌液,投放到养殖水体,投放量为养殖水体体积的0.1‰-0.2‰,其中,水温20℃-25℃,每隔15天投放混合菌液1次,投放量为养殖水体体积的0.2‰,水温25℃以上每隔7天投放混合菌液1次,投放量为养殖水体体积的0.1‰,以后每次投放菌液处理水质前,测定水质TN、TP及COD指标,根据监测结果确定连续投放混合菌液处理养殖水体时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清淤彻底。利用几种菌混合液、滤食性鱼类及底栖鱼类,经过10-12个月,池塘淤泥由50-110cm降低到20cm以下,甚至无淤泥,节约了机械清淤的成本。
实现了节水养殖。1个养殖周期内,在水温不超过25℃的情况下,实现了只进水、不排水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20天换一次水,换水量只为10%。即使在我国西部水源紧缺地区,也可以实现高产。
增加了养殖水域的有效生物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淤泥过厚,池塘老化,养殖水位下降,鱼的单位产量降低,通过生物清淤,产量可提升50%。
降低了饵料系数。普通的养殖模式,3+草鱼的饵料系数通常为2.3-2.5,采用这种养殖模式,饵料系数可达2.0,节约养殖成本,提高鱼产量。
减少了疾病发生。普通养殖模式中,鱼类的肝胆综合症很常见,每年因肝胆综合症和水质恶化引起翻塘的事件很常见。利用微生物、滤食性鱼类和底栖鱼类进行清淤后,即使鱼类出现严重浮头,鱼类死亡数也不会超过1‰。
水质改善,降低了养殖水域调水药的用量。池塘淤泥厚,池塘氨氮、硫化氢含量超标,常用化学药品,造成水质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S1、当养殖池塘的水位达到100cm后,每亩投放规格为500克的鲢鱼和鳙鱼各为100尾,规格为30克的鲤鱼200尾,规格为30克的鲫鱼800尾;每亩投放规格为500克草鱼150尾;投饵量按草鱼的体重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0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