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中自动破玻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0462.8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国光;蒋立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冠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舒欣,宁星耀 |
地址: | 4120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自动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玻逃生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水中自动破玻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靠水而建的公路增多,近年来车辆落水溺亡人数大幅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车辆落水后导致车辆电路无法工作,水下车内外压差过大,车门及车窗玻璃无法打开,由此导致车内乘客难以逃生。
CN204354977U公开了一种遥控自动破玻逃生装置,主要通过遥控发射器发射无线信号到信号接收电路板,从而完成破玻工作,此类破玻逃生装置需要人为触发遥控发射器,无法在水下环境自动触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中自动破玻逃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中自动破玻逃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破玻器本体和控制电路板,所述破玻器本体包括药室腔,药室腔内设有火药和电子点火头,所述电子点火头连接有引出至破玻器本体外的导线,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药室腔前端设有轨道管,轨道管内设有锤头;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手动开关S和浸水开关SM1,手动开关S与浸水开关SM1并接,手动开关S与浸水开关SM1并接后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一端与第一限流电阻R1相连,第一限流电阻R1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0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一继电器PLY1的线圈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PLY1的线圈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12的负极均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12的负极与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PLY1的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PLY1的触点与第四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
第二二极管D11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14的正极、第二继电器PLY2的线圈一端相连,第二继电器PLY2的线圈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14的负极均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二继电器PLY2的触点一端接地;第二继电器PLY2的触点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13的负极之间设有焊盘接口JK2和/或插接接口JK4;所述导线连接在焊盘接口JK2和/或插接接口JK4内。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锤头后部的外壁设有凸边,所述轨道管前端设有限制凸边通过的限位帽。
进一步,所述药室腔内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下部开有通孔,所述电子点火头嵌装在安装槽内,电子点火头顶部伸入至火药中,所述导线穿过通孔伸入至破玻器本体外,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第四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有第一蜂鸣器LS1,第一蜂鸣器LS1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PLY2的触点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蜂鸣器LS2,第二蜂鸣器LS2与电源正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控制电路上设有浸水开关SM1,可在水下环境自动触发,使破玻器本体完成破玻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破玻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壳体,2—破玻器本体,3—控制电路板,4—太阳能电池板,21—药室腔,22—轨道管,23—锤头,25—安装架,211—火药,212—电子点火头,213—导线,221—限位帽,231—限制凸边,S—手动开关,SM1—浸水开关,D10—第一二极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三二极管,D13—第四二极管,D14—第三二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R1—第一限流电阻,R2—第二限流电阻,PLY1—第一继电器,PLY2—第二继电器,LS1—第一蜂鸣器,LS2—第二蜂鸣器,JK2—焊盘接口,JK4—插接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冠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冠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0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儿童紧急逃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滑脚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