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9758.8 | 申请日: | 201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小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9/00;A61K31/045;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5 | 代理人: | 陈月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除湿 中药 组合 | ||
1.一种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制 成:羌活28~32g,三七18~22g,独活18~22g,川芎18~22g,生川乌14~18g,生草乌 14~18g,红花8~12g,细辛8~12g,麻黄8~12g,防已8~12g,延胡索8~12g,制乳香 8~12g,制没药8~12g,秦艽8~12g,梧桐花8~12g,白芷6~10g,牛膝6~10g,姜黄 6~10g,松节6~10g,防风8~12g,寻骨风14~16g,桑寄生14~16g,千年健14~16g, 五加皮8~12g,桂枝14~1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药的重 量配比为:羌活30克,三七20克,独活20克,川芎20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 红花10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防已10克,延胡索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 克,秦艽10克,梧桐花10克,白芷8克,牛膝8克,姜黄8克,松节8克,防风10克; 寻骨风15克;桑寄生15克;千年健15克;五加皮10克;桂枝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 料粉碎至40~6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 组合物加入药学上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敷剂、丸剂、片剂或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 使用方法为:利用外用辅剂作为药引,将外用辅剂加入到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组成的药包 中,然后将上述的药包直接敷用在病灶部位,所述外用辅剂由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混合密闭 浸泡30天以上制成:60~70度白酒5000克、川芎290~310克、冰片190~210克、透骨 草190~210克、小白花蛇50~80克、藏红花45~55克。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白酒可以通 过纯粮食酿造或用医用酒精勾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个药包按照首 次倒入外用辅助剂70-80毫升,以后每次倒入15-20毫升的比例,然后将上述的药包直接 敷用在病灶部位,透皮、透肉、透骨靶向给药直达病灶,让病灶部位达到理想的药物浓度, 三个月为一个疗程,通常两个疗程为一个周期,可依据患者症状的轻重调节用药时间和剂 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小虎,未经彭小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7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